王鑫:谁“逼走”了向东平?
向东平希望北京现代做“时间的朋友”,但有人似乎听不进去。
2021-03-22 | 出处: 汽车预言家 | 责编: V讯网
作者 | 王鑫
向东平希望北京现代做“时间的朋友”,但有人似乎听不进去。
2021年3月22日,现代汽车集团(中国)对外宣布现代中国副总裁、北京现代副总经理向东平不再担任北京现代相关职务。这是继现代中国副总裁李峰调回现代中国后另一位中方职业经理人离开具体负责的合资业务岗位。
从2020年3月23日上任到2021年3月22日离开,向东平在北京现代履职只有一年时间。对于外方派驻到北京现代的中国职业经理人,一年的时间能做的事情并不多,但作为曾经执掌过巅峰时期上海大众销售业务的营销人,向东平已经在尝试改变北京现代一些问题。
上任初期,向东平就曾提出北京现代“要与时间做朋友”,言外之意是北京现代要补的课还很多,不是靠一两款产品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尤其是最近几个月,向东平在不同场合都在强调北京现代首先要做好三件事情:树立北京现代技术品牌形象;建立以客户为基础的数字化运营管理体系;塑造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体系。
向东平看问题的眼光很准,而且这些问题是早几年北京现代就已经存在的老问题了,只不过内部最高层没有看到而已。过去北京现代卖得好,靠的是性价比,打的是时间差。去年下半年刚刚上任的北京现代韩方总经理崔东祐春节前接受寰球汽车专访时也有过同样的表述,但是之前现代韩方不这么看。在韩方看来,是现代引入的产品取得了市场认可,放在当时的环境看这种认识也不算错。毕竟当时强势合资品牌还没有下探市场,自主品牌性价比做的也没有那么好,给北京现代留出了一个不错市场空间,也给北京现代外方造成了一种产品吃香的假象。不过,随着自主品牌向上发展,外方还是没有认识到中国市场的变化,为了保规模,北京现代新老产品一起上,车型“新的不新、老得太老”,日积月累中给消费者留下了低质低价的品牌印象。
如果按照向东平提出的药方抓药,北京现代或许会有好转。大家都知道,向东平就是靠着“朗逸家族”和帕萨特在行业里一战成名,他最擅长的就是打造“家族爆款”,直到今天,上汽大众的家族衍生车型仍然是大众品牌在华发展成功的一大秘密武器。连这样的职业经理人在北京现代都提出“从长计议”,说明北京现代手里的武器真的不多,真的需要先从练内功开始。
尽管向东平在北京现代工作只有一年时间,但这家企业内部已经在发生细微的变化。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的一系列因素影响,北京现代销量出现大幅下滑。2020年7-12月,北京现代批发量实现连续环比正增长,平均增幅达到5.8%,最终交出全年50.2万辆的销售成绩。截止2021年1月,北京现代库存系数仅为1.5,第七代伊兰特库存系数控制在1.2-1.0。当然,这份还算过得去的成绩单的获取与中外双方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客观评价,向东平在北京现代度过了最难也是最关键的一年。如果再有一段时间,或许人们评价北京现代的变化会带上“向东平”的因素。遗憾的是,现代起亚在中国推动的本土职业经理人模式因为其他原因开始变了味。
自从2020年北京现代外方总经理换防后,现代中国权力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汽车预言家注意到,作为现代汽车集团(中国)派驻到北京现代的副总经理,向东平代表现代中国管理北京现代业务。而从总部空降的北京现代总经理崔东祐不止一次提出,北京现代应该变,但更应该放在现代全球的战略中。同样代表外方,对北京现代未来发展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在这种局面下,北京现代又朝着“等不及”的方向走去。
按照既定规划,北京现代2020年销量目标是75万辆,实际销量是50.2万辆,差距确实很大。在外方看来,北京现代去年把能上的产品都上了,但效果与全球市场的反应差距很大,这是空降到北京现代的外方不能接受的事实。这些人都曾主导过现代汽车美国、欧洲业务,相信他们也对总部做出过某种承诺。在中国交出这样的答卷,不着急是不可能的。
但也必须明确一点,对北京现代外方来说,着急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过去这些年,现代汽车在中国输就输在了不沟通上。总想着找一两个人、用一两件事解决所有问题,这种想法过于天真。早在几年前北京现代销量下滑时就有人提出,韩方应该在北京现代上下游产业链上更开放,用市场化的头脑解决成本与效率问题,但韩国人视上游零部件为自己的“利润奶牛”,生怕被别人抢走一杯羹。回过头来看,零部件开放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早几年像长城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自主车企把零部件业务独立市场化运行,北京现代的日子或许要比现在好过很多。作为在华负责人,北京现代外方应该把中国市场真实的声音传递到总部,获得他们的支持,而不是像现在一样简单思考问题。
李峰、向东平的离开说明,现代汽车集团在中国还是要有定力。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尤其是在新四化发展中,整个市场的消费、制造、研发、供应链都在发生快速变化,不能拿所谓的全球战略来生搬硬套,也不能今天想起来了用一两个本土化职业经理人,想不起来就把人家高高挂起。如果再这样下去,现代汽车不仅会失去中国消费者的信任,也会慢慢失去中国汽车行业的信任。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韩国现代在中国再想转变就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