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轩逸继续夺冠,东风日产陈昊是喜是忧?
轩逸逆袭朗逸,接连半年摘得轿车销量冠军,成绩固然可喜。但与此同时,也折射出了一段时期以来,东风日产在中高端市场失利、靠中低端放量等危机。品牌力下行,隐忧不容小觑。
2020-09-01 | 出处: 乐逗汽车 | 责编: 陈斌
继6月份劲销五万多辆创纪录后,7月份国内车市轿车市场,东风日产轩逸再次夺冠。
连续几个月“霸榜”,将过去这个市场的“东方不败”大众朗逸、丰田卡罗拉们,狠狠甩在身后,不止几千台的距离。
2020这个特殊年份,轩逸已然成为了国内家教车市场,最大的“黑马”和赢家。
当然,过去轩逸也一直挺厉害,只是当惯了“千年老二”。没有体会过坐上头把交椅当“老大”的快感,更别说一连霸榜了半年时间!
凭借轩逸的超常发挥,东风日产不仅抵御了车市大环境下行和疫情的多重不利影响,也成为了为数不多逆市上扬的合资车企代表。
陈昊挂帅两年半,恰逢车市大环境骤变
翻看陈昊的职业履历,不难发现,从1992年大学毕业迄今,其近三十年的职业生涯均与东风公司挂钩。
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陈昊
堪称不可多得的东风体力内,自己培养出来的70后帅才。
具体而言,陈昊大学毕业后,首先是从东风铸造一厂的技术员起步,在东风老大本营鄂西北大山中的十堰沉淀了十年。
而后又随风神南下,先见证了东风日产的从无到有,再助力东风日产由弱到强。
2018年2月,随着东风公司的一纸任命,彼时担任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市场销售部副总部长的陈昊,接替到龄退休的王金宁,正式升任为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
自此,陈昊挑起来东风日产这家百万级规模合资企业,中方“一把手”的重任。
然而正是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正向增长了近三十年的中国车市,突然来了一脚急刹车。
车市整体销量由正转负,各领域各细分市场竞争急速加剧。这无疑给陈昊及他所带领的东风日产,提出了严峻考验。
叫人称道的是,即便是在大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凭借稳健的作风和强大的“体系力”惯性,东风日产在其后的2018、2019年,年销量依旧双双突破百万辆大关、并且逐年还取得了一定幅度增长。
毋庸讳言,从过去担纲市场营销,再到如今全面操盘东风日产,陈昊展现出了过硬的业务能力和领导才干。
轩逸一骑绝尘,撑起东风日产销量半边天
一如开头所言,东风日产市场销量之所以能够逆势上扬,极大程度上,有赖于轩逸这款国民家轿车的“超神”表现。
以最新的7月份数据为例,东风日产整体月销量为9.5万辆,同比增长14%;其中,轩逸新老车型同堂销售4.7万辆,同比增长65%,贡献了近一半的销量。
1-7月,东风日产累计销量为545306辆,轩逸对应的累计销量达到25.1万辆,占比高达46%。
显而易见,轩逸这款轿车的强劲表现,撑起了东风日产销量半边天。
其它诸如天籁、奇骏、逍客、劲客、骐达、途达、楼兰等产品,加在一起撑起另一边天。
以价换量一时爽,品牌向上才可持续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轩逸的“过热”表现对于东风日产来说,算不上是一件“喜事”。
因为轩逸卖的这么火,很大部分原因得归功于,其新老车型同堂销售、且终端优惠不小的性价比策略,背后折射出了东风日产品牌力下行等隐忧。
毕竟与丰田、本田、大众等合资“友商”们相比,一段时期以来东风日产连年销量破百万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轩逸这样的偏“低端”车型,以价换量。
与过去相比,日产在B级车及以上中高端市场,声量和存在感日渐式微。
譬如过去与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一道,被并称为“日系B级车三剑客”的天籁,不仅换代节奏比竞品们晚了一步,而且高调上市后惨遭失利,市场表现久久没有大的起色。
即便是在近两个月开始连连破万,也是建立在终端4S店大幅优惠的基础之上。SUV方面奇骏亦是如此,以价换量丢了品牌溢价。
更不要提一度承载了日产冲高使命的楼兰、西玛,连连折戟沉沙。
而一旦品牌力下行,东风日产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处境将会非常的尴尬。
同时面临长安、吉利等强势自主品牌的“上挤”,以及丰田、大众等强势合资品牌的“下压”,生存空间只会越逼越窄。
这一点在当下的韩系、法系等合资品牌上,足见一斑。
乐逗观察:
记得两年前在接棒中方“一把手”要职后,陈昊曾信誓旦旦坚称,东风日产2022剑指“合资前三”的战略目标不动摇。
其中销量层面,既定目标是年销160万辆。
如今大环境急转直下,今年又遭遇疫情的冲击,陈昊自然深知上述目标的艰辛和“不现实”。
所以在日前出席某大型论坛期间,陈昊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2022年合资前三战略目标更加注重的是,企业“经营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等非量化指标。有意淡化销量指标。
在乐逗汽车看来,这对于陈昊和东风日产而言,均不失为一种新的务实考量。
一如上面谈到,过度的强调销量层面KPI,只会加大东风日产进一步采取“以价换量”市场策略的压力,其对品牌力的伤害不容小觑。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而在汽车“新四化”产业变革,愈演愈烈之际,东风日产也在积极调整应对。
譬如,在时下年轻消费者日益看重的车载智能互联这一块,东风日产相较于丰田、本田等日系厂商,就显得更加的本土化和与时俱进太多。
这得益于其入华合资伊始,就极具前瞻性地构建了本土技术研发中心。
据陈昊透露,目前东风日产技术中心本土研发人员,已经达到2000人规格,强大的本土研发人才和技术储备,让日产在应对这种变革时多了一份从容与淡定。
不过在新能源电动车领域,大众已经开启了近乎“疯狂”的电气化转型战略,经过过去几年的耕耘,丰田、本田等友商在混动领域也已经构建起了各自的技术标签和“护城河”。
相比之下,东风日产在新能源领域无疑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所以在接下来一段时期内,如何有效提升品牌力、及强化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已然是摆在陈昊和东风日产面前的两大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