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的困境反转还差什么?
“困境反转”属于彼得·林奇的投资精髓之一,“困境反转股”也可以视为彼得·林奇“捡烟蒂”投资逻辑中的“金烟蒂”。这个投资方法的关键,第一是要找到足够“困境”的企业(因为只有这样它才能被极度低估);第二是要判断它能够“反转”(否则垃圾永远是垃圾)。我们今天,就来聊一个可能存在“困境反转”机会的公司——神龙汽车。
2020-11-03 | 出处: 汽车华尔街 | 责编: 王友新
“困境反转”属于彼得·林奇的投资精髓之一,“困境反转股”也可以视为彼得·林奇“捡烟蒂”投资逻辑中的“金烟蒂”。这个投资方法的关键,第一是要找到足够“困境”的企业(因为只有这样它才能被极度低估);第二是要判断它能够“反转”(否则垃圾永远是垃圾)。我们今天,就来聊一个可能存在“困境反转”机会的公司——神龙汽车。
陈彬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新闻点:
近日,神龙汽车再次举办“5000人大会”。通过此次大会,刚刚履新的陈彬总经理也正式走到台前,并表明了他的态度和风格。
从活动的官方话术看,即使从未关注过神龙公司的人,应该也能隐隐感受到一丝“困境反转”的味道。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如果不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口,很难在官方口中听到。能够说出“顶配以下皆丐版”将成为历史这样的话,则表明官方的“态度端正”:终于不再遮掩,而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很明显,这是一个处于“困境”中的公司,并且努力寻求反“反转”。
研究神龙困境反转的投资价值
“老三样”之一神龙富康
至此,很多投资者下意识的反应是:神龙并非上市公司,它的反转跟我们有毛关系?
的确,A股中的东风汽车与神龙之间没有关联。但别忘了,港股中还有一个东风集团。在国内东风集团已经提交了创业板的IPO申请,并获受理。而神龙公司就隶属于东风集团。
然后再看神龙公司的情况,“历史辉煌”不少人知道。神龙曾是与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同级别的公司(老三样时代)。历史上的峰值销量一度达到年销70万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曾经很厉害的公司,从2016年见顶以后销量一路下滑,趋势非常“稳定”,中间没有“反弹”,一直下滑到2019年的11.36万辆——几乎只有峰值的七分之一。
这应该够惨了吧?再怎么看,也应该“见底了”吧?然鹅并没有。今年前九个月,它的累计销量进一步滑落到3.5万辆左右。如果简单用3.5÷9×12来估算的话,2020年它的年销量将低于5万辆——继续腰斩!
东风雪铁龙产品线
东风标致产品线
直接看数字可能还不够直观。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神龙的车。神龙两大品牌:雪铁龙和标致。这其中,雪铁龙爱丽舍、C4世嘉、C4L等等,法系爱好者应该都还有印象,当初也算是雪铁龙的支柱车型。现在,它们在销量榜上已经消失了。新品C3L,9月份卖了3辆,前9个月卖了262辆。
标致稍好一点,但也强不到哪去。昔日算是A+级里“有头有脸”的车型408,前九个的月均销量也就在500+的水平。曾被寄予厚望的新一代508更惨,月均只有300+的水平。
再看SUV,4008一直是标致销量的支柱,印象中再不济一个月三四千辆总归有。而今年,它月均也就500+。“重磅新车”2008被寄予厚望,预热推广无数,最后结果是月销不足百辆。雪铁龙也差不多,基本上只有C5 AIRCROSS这一根独苗,表现与4008大同小异。
这就是神龙当下的困境:近乎“休克”,确实是退无可退了。而连续的、没有任何逆转的下滑趋势,也不可能让投资者感兴趣。也就是说,神龙汽车在“东风集团”这只个股上的估值贡献,应该是趋近于零、甚至是负数的。
然而别忘了,神龙的体量是“年销70万辆”级别的车企。如果它真能实现困境反转,能贡献多少估值,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这算不算是一个潜在的“金烟蒂”呢?这个问题或者也可以改成:它能不能“反转”呢?
“元+计划”:大体靠谱,但还不明确
其实早在2019年,神龙就甩出过“元计划”,结果“然并卵”。此次,陈彬又甩出了“元+计划”,到底如何呢?
我们的观点是:基本上戳中痛点,如果做到的话,短期来看应该是相当靠谱的,但长期来看则还存在变数。
这也对,如果这么容易就能判定“肯定反转”,那投资也太简单了。
我们先分析“元+计划”靠谱的部分。
这个计划内容不少,有点复杂,不过汇总起来无非两条:第一是产品,第二是产品策略。没错,把核心都放在“产品”上,这才是“正道”。
产品,也就是新品,我们放在后面说。这也是它最不确定的地方。我们先看产品策略的计划。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顶配以下皆丐版”成为历史。平心而论,作为一个还算了解法系,朋友圈不乏法系车主的人,我对于“顶配以下皆丐版”这个说法是持保留意见的。标致和雪铁龙的车,只能算是“配置正常”。也就是没有额外、刻意地高配置,远没到“顶配以下皆丐版”的程度。
那坊间为何有此戏言呢?主要是过去的神龙在配置策略上有点“犯傻”。例如全液晶仪表、智能驾驶辅助等等,这些本来都是神龙车型的优势项目,且噱头十足。关键是,这些配置的成本主要是研发分摊而不是硬件——即越普及,反而成本越低。聪明的厂商,都会尽量将这类配置普及以实现双赢(例如丰田普及智能驾驶辅助),结果神龙却一味与高配捆绑,结果自然是“双输”。
一个典型的例子:2008的3D投影仪表,多好的全球首创?结果捆绑顶配,让这么一个好的卖点彻底失去意义。
现在,神龙既然这么说,自然是打算要在配置策略上来一个180°的大转弯。大概率,会采取“起步即高配”的产品策略。而这一策略,我们一直认为,是最适合弱势品牌、新品牌或困境反转品牌的。
这方面的成功案例非常多。例如WEY,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靠“疯狂高配”立起来的。还有之前命运与神龙类似的福特,现在的日子开始“反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推出锐际、探险者的时候,采取了极端高配策略——入门款的配置,几乎相当于竞品的次顶配,而价格则与竞品的入门款相当。
这么做的好处,是既不会让绝对价格看起来很低伤及品牌,同时又让消费者实打实地感到实惠。
实际上,从终端看,目前的购车习惯已经与过去有了很大不同。“低配冲量”已仅限于几万元的入门车。但凡车价在十万元以上的车型,“丐版”已经没人喜欢了。将配置打足,让旗下车型的配置相比竞品有压倒性优势,这在短期内应该是非常有效的。
第二个重要的产品策略,我们可以理解为“保价”。
保值率低,一直是神龙车主心中“永远的痛”。去看看市面上热卖的车,有哪一个是保值率低的?反过来,低保值率会形成极大的负面口碑——每个标致雪铁龙的车主在卖车的时候,都建议大家“千万别买这牌子”,品牌还如何长久?
那么如何做到保值?除了产品品质过硬、厂家让人信赖以外,更重要的就是价格要实。很多人说,二手车市场的价格,才是一款车价值的真正体现。这是有道理的。
通过前面说的增配不加价,将新车价格做实,让买车人(包括二手车的买车人)觉得值,价格自然也就容易“保住”。
另外就是要在价格策略上有一个长远规划。不能先定个高价“忽悠着”,卖不出去了再降价,这其实非常伤害品牌。日系、尤其是丰田、本田,指导价坐实、终端优惠少,新款价格变动小,看起来先期“少赚了一些”,但长远看却是大赢家。
这方面神龙应该也是有意识和应对的,否则就不会推出“一年保价”的政策。如果神龙能够打破保值率低的怪圈,这将大大有利于其销量“反转”。
第三就比较常规了,主要涉及售后层面。包括7天不满意退换车,提高质保期,降低维保价格,提升维保服务(各种规范和不满意就免单的细节政策)。
这些,有很多其实是作为一个优秀品牌“应该的”。之前做的不好,现在规范、做好了,对品牌肯定是加分项。
然而有了这些,神龙就能妥妥的“反转”了吗?
最大的不确定性:还是产品!
关于产品,“元+计划”当然不会少,但也必然不可能具体。“元+计划”里,只提到5年投放14款新车,并且产品会更多考虑中国市场的需求。
思路靠谱,但到底能不能成,能有多大的可能实现产品市场表现层面的“反转”,目前还无法确定,而且也是最让人担心的一个层面。
两个纠结点:
第一, PSA鲜有适合中国市场的新品: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估计仍如此;
第二, 本土化罕有成功案例。
第一点地球人都知道。PSA目前可以说除了4008和天逸C5“还凑合”以外,其他的“法系原厂”产品真的很难适应当下的中国市场。新标致508L的失败、2008的惨败,就很能说明问题。
第二点的反例也不少。之前本土化研发稍微靠谱一点的,也就是C3XR、爱丽舍。其他的,像C6等等,都乏善可陈。最夸张的、也是最新上市的C3L,简直贻笑大方。如果下一步的14款新品都像C3L这样“本土化”,神龙别说反转了,只会死的更惨!
第一点的局是没法破的。这并非PSA不行,而更多属于“文化冲突”。法系车从诞生以来,就属于区域性很强的品类——不光中国吃不开,美国根本没有,其他市场也大多吃不开。它一直仅限于欧洲、乃至法国本土这样的小圈子。
这一状况不是说变就能变的,这也跟法国人固执、高傲等等无关。
所以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第二点上:只能靠本土化,而且必须要有爆款级别的成功新品来破局。
有没有可能?不能说没有。关键就看中法双方的决心有多大了。
我们做个大胆假设。如果PSA能够把神龙作为“全球车”的研发基地,全方位提供PSA旗下的技术资源,然后按照中国市场的需求来研发产品,并且一定是在设计、功能、创意、品质、技术等各方面都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然后这样的产品在中国获得市场突破之余,也可以覆盖欧洲以外的全球市场——东南亚、西亚、南美,甚至北美。
感觉像是“天方夜谭”?还真别这么说。神龙下一步最重要的新车E43(有可能是新一代C5),喊出的口号就是“中国造,供全球”。从一些谍照和效果图来看,这款车的颜值是靠谱的,绝非C3L之流可比。
关键是,这种做法是有成功案例的。最典型的如别克。别克在美国有什么?几乎是一个“行将就木”的品牌。然而正因为上汽通用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潜力,愣生生打造出了一个“中国别克”,并反过来反哺美国别克。
甚至包括大众。刚刚全球发布的“全新”SUV Taos,不就是早在国内上市的途岳(变脸)吗?
也许你会说,PSA如何与通用和大众比?东风如何与上汽比?
细想之下,真的差别很大吗?PSA在全球可并不是小公司。它旗下的品牌和资源也不少。更何况它还跟FCA“结婚”了。论平台、论动力总成、论电子技术,PSA其实并不缺。在中国以外的市场,PSA的日子过得也一点不差。
然后再看东风。诚然,东风风神和上汽荣威/名爵确实没有可比性,但并不代表东风完全毫无作为。此次东风集团上市,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打造岚图。而在产品设计上,风神通过与PSA的合作,也开发出了一些不错的新品——虽然远未到爆款的水平,但比之前的风神强多了,更比PSA现有的车型表现好多了。
从目前的“表态”来看,中法双方也都算是“诚意十足”。别的不说,实打实的资金投入计划就有好几个亿。照这个路子来看,产品层面的“反转”是有可能的。
结论:
最后梳理一下。目前神龙公司的“困境”非同一般,几乎已快要到“休克”的程度了。如果再不能“反转”,那它也没有继续存在的价值。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它才更具备“反转”的可能。
主观层面,两次大会、两个“元计划”,已经充分表明了官方的态度——既然是置死地而后生,我们也不妨可以“相信之”。
关键的客观层面,大体可以看做分两步走。第一步通过提升现有产品的性价比,让销量做到实打实的触底反弹。这时候,“赚不赚钱”已经是其次了。把销售趋势彻底扭转,就如同股市的救市一般,才是重中之重。那么在这个时候,消费者应该是可以感受到某种“超值”的。这种“超值”,就有可能让神龙公司实现第一步的“触底反弹”。
然而要想神龙公司实现真正的“反转”,则仍需要依赖于靠谱的、乃至具备爆款特质的新品。以中法双方的资源,只要态度摆正了,做到这一点并非不可能。而这些,则需要靠PSA的新车一步步来论证——只是,如果论证成功了、确定性了,神龙的估值也早已上天了。
那么,你该如何基于此来确定投资策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