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从智能手机到智能汽车,换个赛道继续做“打工人”
2021年刚过去半个多月,汽车圈的新闻却着实不少,主角还都是“圈外人”,比如富士康。
2021-01-21 | 出处: 每日汽车观察 | 责编: 陈斌
2021年刚过去半个多月,汽车圈的新闻却着实不少,主角还都是“圈外人”,比如富士康。
作为智能手机代工皇帝的富士康,不停在汽车圈刷存在感:
1月4日,宣布与拜腾和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帮助拜腾推进量产工作,成了拜腾的救赎者。
1月13日,与吉利控股签署合作协议,要成立合资公司,为全球汽车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生产和定制顾问服务,签约照片中久未露面的郭台铭都现身了。
1月15日,宣布前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执行副总裁郑显聪加盟,负责MIH联盟(电工汽车软件和硬件开发平台)规划,鸿海科技集团技术长魏国章则操刀MIH软体平台。
与富士康造车同时登上热搜的,则是苹果、百度造车的各种新闻。有人说,富士康进入汽车圈,就是为了给苹果、百度这些科技公司做代工厂的。
难道富士康从智能手机切换到智能汽车的赛道,还是为了继续做“打工人”么?
当然不是。
01
富士康的造车梦,做了16年
富士康第一次踏入汽车圈,是2005年,当时它花了3.7亿买下了台湾安泰电业全部股权,进入了汽车线束领域,开始涉足电瓶线、影音传输线束、倒车雷达和智能设备等车用电子产品的制造,后来一步步拿到了特斯拉、奔驰、宝马等车企的订单。
十年后,富士康不想只做供应商了,2015年正是国内新造车风起云涌的一年,拿着PPT就能宣布造电动车,富士康也是在这一年,牵手了腾讯和和谐汽车,打造了和谐富腾项目。
只不过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项目,最后的结局是富士康和腾讯先后撤出了。而和谐富腾后来孵化出了两个新造车企业,就是爱驰汽车和拜腾。
出师不利的富士康,开始转换思路,从其他领域切入。2017年,它与IDG设立了一家基金,专门投资汽车科技创业公司,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宁德时代。
2018年,富士康又领投了小鹏汽车的B轮融资(不过后来又原价退出了)。
2020年1月,富士康突然宣布与菲亚特克莱斯勒组建合资公司,生产电动汽车并经营车联网业务。9个月后,又宣布与裕隆合作,推出了MIH电动平台。
终于等到了2021年,富士康造车的雏形初现,看得出来,富士康这次要做智能电动汽车的代工皇帝。
02
不只当个普通的打工人
安心地做苹果的代工厂不好吗?为啥要去造车呢?这个问题,富士康已经思索多年了。
随着劳动力成本逐年上涨,继续做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对富士康来说已经没有太多利润可以挖掘了,而且一直为人家做代工,话语权很低。
此外,智能手机这些消费电子品本身的发展空间已经有限了,连苹果都要转身去造车了,富士康自然也要另谋出路。
2019年,富士康确立了3+3的长期发展策略,重点聚焦“电动车、数字健康、机器人”三大新兴产业以及“人工智能、半导体、新世代移动通信”三项新技术领域。
这些都是未来工业的发展方向,很明显,富士康不想再做制造企业了,它要做有高科技含量的制造商。
在汽车领域,富士康去年1月推出了MIH电动车平台,按照PPT介绍的内容,这个平台可谓无所不能。
客户在MIH上能够根据需求,选择从轿车到SUV再到MPV、从B级到E级、从前驱到后驱再到四驱的各种车型,电池包、电机也可以任选,甚至富士康连固态电池以及自动驾驶等软件系统都能为客户准备好。
有了MIH,传统车企开发电动车面临的开发费用高、开发周期长和资金投入大的难题,都能得到解决。车企要做的,就是负责好品牌、设计、营销这些领域就好了,其他的都可以交给富士康。
所以,虽然最终市面上可能看不到一辆富士康牌的汽车,可是“从2025年到2027年之间,富士康要为全球10%的电动汽车提供零部件或服务。”这意味着每年300万辆左右的新车是富士康参与研发制造的。
总结一句话就是,富士康要成为电动汽车时代的安卓。
有了MIH平台,又有汽车电子领域多年的零部件供应商经验,富士康所欠缺的生产制造经验以及造车资质,则可以通过与拜腾和吉利的合作实现。
所以在富士康的美好蓝图中,虽然以后它还是逃不过代工的身份,但是这个技术含量更高的代工皇帝,所能够获取到的话语权和利润,明显要比现在为苹果代工高得多。
富士康的这一步棋,资本市场还是比较看好的,摩根大通和大和证券都表示,富士康很有可能借此机会打入苹果汽车的供应链,在Apple Car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其底盘、组件和次系统的关键供应商,乐观估计明年就能逐步看到富士康在电动车领域的成果。
而对富士康来说,苹果不是它进入汽车圈的唯一目标,它想吃掉的蛋糕,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