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汽车产销同比下降近两成?实际情况没那么惨,不过局面可能要延续到明年6月
10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正式对外公布了9月份的汽车产销数据,具体来看,我国汽车9月的产量为207.7万辆,销量为206.7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汽车产量下降了17.9%,而销量更是大幅下降了19.6%,如果单看同比数据,可以算得上是深跌了。
2021-10-13 | 出处: 昂扬汽车 | 责编: 谷博文
10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正式对外公布了9月份的汽车产销数据,具体来看,我国汽车9月的产量为207.7万辆,销量为206.7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汽车产量下降了17.9%,而销量更是大幅下降了19.6%,如果单看同比数据,可以算得上是深跌了。
不过,汽车行业的实际情况也许并没那么惨,事实上,拿9月的数据与8月相比,环比是增长的,而且还分别增长了20.4%和14.9%。不仅如此,对于中国品牌乘用车企业来说,9月的销量情况总体表现好于乘用车全行业。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了82.1万辆,环比增长16.7%,同比增长3.7%,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6.9%,市场占有率比上月提升1.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大幅提升9.1个百分点。
对于汽车行业9月的产销数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芯片供应紧张的情况略有缓解,但仍然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再加之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因此当月汽车产销环比上升,但同比下降。”此外,在国家能耗双控的同时,受煤炭供应短缺、煤电价格倒挂等影响,全国多个省份在9月实行了有序用电政策,导致汽车企业生产受到影响,叠加大宗商品价格总体高位运行、国际物流成本较高等因素,制造业供需两端放缓。也对汽车生产带来了一定影响。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1年9月市场洞察及价格月报》(下称《报告》)也显示,芯片供应问题对终端零售的影响逐渐加剧,导致8月零售明显走弱,出现了近十多年来前所未有的8月环比下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肖政三表示,缺芯问题短期内得到快速缓解的可能性不大,叠加去年同期高对比基数的影响,汽车市场零售增速放缓趋势明显。
供应链缺芯导致了许多车企的产能受到较大影响,经销商的库存水平下降,价格优惠有所回收,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2021年9月,汽车零售的价格指数环比(上月)上升0.4%,整体市场价格指数为99.2%,折扣率9.2%,环比下降0.5%。
不过,由于自主市场产业链应对芯片短缺能力较强,缺芯造成的影响较少,而且新能源车型销量的强势增长也带来可观增量,此外,为进一步抢占市场,经销商价格优惠折扣政策稳定,自主品牌乘用车的价格指数与上月持平,折扣率仅小幅下降0.1%。因此,头部自主品牌长安、红旗,以及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广汽埃安等均实现了高速增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车型产品在9月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7.2%、52.0%和67.0%。与上月相比,中国品牌轿车、SUV市场占有率均呈增长,中国品牌MPV呈一定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保持增长,其中中国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增长依然最为明显。1-9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43.3万辆,同比增长31.4%,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3%,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6.7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大众、本田、丰田等头部厂商产能受到芯片短缺的影响更大,销量呈持续下滑走势,叠加去年同期合资市场在疫情后恢复性增长,低基数效应消除,导致合资市场降幅持续扩大。与此同时,在芯片短缺的影响下,合资车企产能不足,导致经销商库存下降,终端优惠有所回收,合资市场价格指数环比上月小幅上升0.4%,折扣率减少0.3%。“预计缺芯影响未来短期内仍是合资市场上升的最大阻碍。”肖政三表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则表明,在主要外国品牌中,与上年同期相比,韩系销量依然呈较快下降,德系和日系小幅下降,美系和法系均呈快速增长。
当然,受到“缺芯”影响最大的,恐怕是近年需求持续旺盛的豪华汽车品牌。9月,豪华市场也陷入下滑局面,包括BBA在内的大多数品牌均出现大幅下滑,其中,“爆款”特斯拉旗下的两款车型8月均下滑至1千左右的销量,降幅巨大。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产业协调部邱凯表示,“从价格走势看,豪华车市场的折扣继续减少,芯片短缺问题仍然影响多数厂家,价格回收趋势显著。从价格指数来看,国产豪华车整体市场回升2.1%。”
甚至,有很多豪华品牌经销商开展了“以发票价回购”的业务。邱凯告诉媒体,最早按照发票价回购的经销商是奔驰的利星行,“从6月份开始的,逐渐蔓延到其他品牌,现在宝马、奔驰、奥迪很多品牌都开始以发票价回购的活动。”
邱凯认为,这样的业务背后的商业逻辑可以分两方面来看,第一方面是促进新车销售,因为回购之后消费者肯定需要再买车,同时可以带动汽车消费,而且对消费者来说,按照发票价回购,如果不算购置税和保险的话,理论上我的车型一年期保值率可以达到百分之百。
另一方面对于经销商来说,按照发票价回购也可以为自己提供稳定的车源,在目前这样资源供给比较紧缺的阶段,有车就意味着有资源,虽然经销商收购的是二手车,但是由于总体的车况比较好,所以也可以按照新车指导价销售,对经销商也是有利可图。肖政三告诉记者,芯片短缺,甚至还影响了二手车的车源,“新车价格往上走的话,(消费者)就不急于把现在的车置换。”
虽然汽车产业整体产销数据下降,但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一举超过了35万辆,再创历史新高。中汽协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产销环比和同比均呈增长,且产销量均超过上月,分别达到35.3万辆和35.7万辆,环比增长14.5%和11.4%,同比增长均为1.5倍。今年前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16.6万辆和215.7万辆,同比增长1.8倍和1.9倍,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提升至11.6%。
此外,1-9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企业共销售1601.7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6.0%。在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排名前十五位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江汽、华晨和北汽销量有所下降,其他企业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北汽的降幅更为明显。
邱凯认为,消费者买车的过程中有两种情绪:一种是刚需的客户,由于目前本身交车的周期已经很长了,还有一定幅度的优惠,会加速购车的过程;还有的客户是观望和等待,由于现在价格不是太好,(他们)有车先开着,会延缓购车的意愿。邱凯告诉媒体,“确实是供给比较紧张,主销车型基本是来一台就卖一台,”而且,什么时候供给紧张的情况可以得到缓解,“目前也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时间表。”
“(汽车供需双弱的情况)可能要到明年6月份才可以缓解,”肖政三表示,考虑到目前芯片短缺的影响还没有完全的消除,而且9月份全国有很多的省市都出台了限电的措施,虽然说限电的措施目前没有完全的传导到下游的整车消费,但是已经开始影响到上游的汽车零部件的制造,经过供应链的传导,未来也会影响到下游整车的消费。“在目前供给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的情况下,未来汽车供需双弱的格局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肖政三说。
展望四季度,随着宏观经济稳中向好发展,汽车消费需求仍然稳定。另一方面,供给端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四季度芯片整体供应预期好于三季度,但芯片供应仍然短缺;各地有序用电,将提高汽车产业供应风险;电费上涨、原材料价格持续在高位都将进一步加大企业成本压力,一定程度影响行业运行。综合各方面因素,付炳锋表示,“(要)审慎乐观地看待行业发展,全年市场将弱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