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桑车”岁月:一部中国轿车产业发展史
四十年前,当第一辆桑塔纳组装车驶出厂房,中国轿车产业便多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2023-05-09 | 出处: Auto Business | 责编: 谷博文
1983年4月11日,第一辆CKD桑塔纳轿车组装成功
四十年前,当第一辆桑塔纳组装车驶出厂房,中国轿车产业便多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桑塔纳,相信很多人对它并不陌生,从早期的国外高档轿车到国内轿车产业的先行者。桑塔纳的出现,一方面,开启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合资时代”,促进了中国汽车制造从“手敲制造”向现代化制造的转变;另一方面,也助推了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精度、质量向国际化标准的大步迈进,奠定了未来几十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石。
回顾桑车四十载的峥嵘历程,它已经成为了中国汽车工业史不可磨灭的一部分。那么,四十年前,桑塔纳究竟是如何走入国门?又是如何走进“千家万户”的呢?
| 上海X大众,中国有了第一个合资车企
时间来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国家也正式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而汽车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成为了国家高度重视的重要产业。但彼时中国汽车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比一些国家而言,我国技术相对落后,在轿车领域更是“一片空白”,国产轿车主要是靠手工来“打造”,并没有现代制造的概念,更没有制造轿车的生产线。
这样的困局也引起了相关领导的“激烈争论”——要不要发展轿车消费和轿车生产。短期来看,国民消费水平还处于较低的阶段,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拥有一辆永久或者凤凰牌自行车就是他们毕生的“梦想”,但是从长期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角度来看,重工业一定是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依赖进口的途径一定“走不长远”。
而当时中国生产的轿车只有两种——上海牌轿车和红旗轿车,不能满足国内需求,每年进口车要花国家大量外汇。其中一汽“红旗”专供高级官员与接待外宾用,而上海牌轿车是50年代水平的仿制车,产量也少,年产量从未超过3000辆。为此,中央决定,建立现代轿车工业,这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决定。为了加快我国工业一些行业的技术改造,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对外经济贸易部向国务院建议引进一批装配线,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以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同时借机改造工厂。
引进的技术放在哪?时任一机部副部长的饶斌立即向上述三个部委建议,“引进一条轿车装配线,放在上海,改造上海轿车厂。”他认为,当时国内真正能够批量生产轿车并且拥有装配线的只有上海轿车厂,而且上海工业基础好、科研人员多、技术力量强,因此三部委采纳了饶斌的建议,并将其写入了提交给国务院的报告。
很快,项目获批,中国也展开了与国外多家车企的合作洽谈,这其中就包括大众、克莱斯勒、丰田、通用等知名汽车企业。但是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丰田等一众车企认为中国轿车工业基础薄弱,以当时的条件谈合作还是早了些,最多也只考虑以组装的形式合作。其中,美国通用认为补偿贸易的方式难以实现外汇平衡,最好的方式应该是合资经营。
饶斌认为,如果采用中外合资经营的方式,外方必须把其最先进的产品、技术和管理模式提供给合资企业,以提高合资企业产品的竞争力,这对我国轿车工业的发展是有利的。但由于合作方式的改变,中方必须向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邓小平同志请示,因为曾经有过在法国雷诺短暂打工经历,邓小平明确表态:“可以,不但轿车可以,重型车也可以搞合资经营。”
合作模式的问题解决了,那么下一步应该选择什么车型?对此,中方坚持了以下几条原则:第一是能提供适合我国市场需要的先进车型;第二是能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模式,共同建设完整的现代化轿车工业,在国际上已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并能参与商品出口以解决外汇平衡;第三,同意对横向零部件企业提供技术帮助,加快零部件国产化。
在接下来的接洽工作中,德国大众向中国抛来了“橄榄枝”,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原董事长卡尔·哈恩博士(Dr. Carl H. Hahn)表示:“如果中国愿意和大众汽车合作,那么大众汽车愿意出资金,也愿意转让技术,将大众汽车研制的最新车型提供给上海选择。”自此,“合资”造车的模式正式拉开了序幕。
虽然德国大众对中国市场表现出了极强的“兴趣”。但想真正进入中国可谓困难重重,其中的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因素方面,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方面和德国大众方面都出现了相关的资金问题,项目险些“叫停”;二是意识形态方面,1982年5月,一份影响较大的材料提出:轿车是“老爷车”,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搞大众项目不符合国情,并且德方稳得利、中方稳亏损,应该撤销。为此,饶斌先后给中央领导人写信,汇报谈判情况,分析项目利弊,陈述“中方收益远高于德方”的研究结论,进一步争取到了中央的支持。饶斌还给德国大众董事长哈恩写信,回答了合资企业在中国地位等问题,消除了德方投资疑虑,加快了项目谈判进程;三是国家缺少外汇,为了实现“外汇收支平衡”,中方提出要求,生产出的汽车80%要返销给德国,这个要求德国当然无法接受。最后德国人提出一个解决方案,给上海汽车建发动机工厂,产能3万辆,多出来的发动机返销给大众。
1984年10月12日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奠基仪式
可以说,在长达六年的谈判过程中,“合资”项目有几次几乎要按下“暂停”键,但是在中央领导和国家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坚持之下,大众最终得以落户上海,自此,中国第一个合资车企正式诞生了!
| 为什么是桑塔纳?
对于桑塔纳,相信大家都听过这句广告语——“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它不仅见证了中国工业的蓬勃发展,更见证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那么,回归到“合资”上,怎么就选择了桑塔纳了呢?
其实,在合作伊始,德国大众向中方推荐了两款车型——奥迪80和桑塔纳。经过对比研究,中方发现,奥迪80是1978年上市的车型,已生产了4年,而桑塔纳是刚开发要到1982年才上市的最新车型,它的外形朴实大方,既可以作为公务车,也可以作为商务用车和出租车,在尺寸上比奥迪80和上海牌汽车大。由于是还未上市的新车型,桑塔纳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更加领先,同时油耗较低,经碰撞测试安全性能高,符合用户的要求。
接下来,为了解用户意见和市场需求,同时也为了培训工人,中方与德国大众签订试生产协议,先在上海汽车厂组装100辆桑塔纳轿车,给用户试用并听取意见。但在组装所需要的厂房方面,大众就遇到了第一个难题。当时,德国大众汽车高管马丁·波斯特(Martin Posth)接到建立首家中德汽车合资企业“上汽大众”的任务,正式履职之前,哈恩博士给波斯特下了任务:“一切从零开始,就当是建造55车间!”
早在1982年,大众打造出的54车间成为了全球汽车行业内首个实现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厂房,由于工人较少,该车间在横空出世之初,曾被称为“鬼车间”。而55车间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德国大众对上汽大众的重视。
桑塔纳流水线
建设开工5个月后,1985年10月中旬,上汽大众第一条总装生产线开始运营。当时车间还是一片乱糟糟,桑塔纳被放在一种四个轮子上搭一个简易支架的工具上。但技术执行经理汉斯·保尔(Hans-Joachim Paul)带着人在所有生产区域的地面安装了第一批设备,整个生产过程在轨道上进行,每一辆车都完整装配,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根据计划,双方原定10月份每天生产12辆桑塔纳,但实际的的产量达到了15辆。
在之后的试用过程中,德国专家指出:“试车结果,总的情况很好,但因中国坏损路面较多,希望加强减振器。”很快,大众汽车根据试用、试车结果,针对用户意见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改进,解决了问题,满足了用户的要求。试装完成并且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也为日后桑塔纳的“出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8年7月1日,上海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成立
转动时间的年轮,上海的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瞩目的焦点,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桑塔纳这个时代的“先驱者”,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造就了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