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要自己造汽车”②|众人拾柴火焰高
上汽大众在这种两难的困境中很快意识到:如果不改变现有的小农经济“作坊式”的生产模式,不建立起一个具有技术保障的现代化零部件生产体系,中国就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现代轿车工业,桑塔纳的引进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在上汽的一次会议上,陆吉安直言,“桑塔纳的国产化工作是上汽的第一任务,这个工作搞不上去,其他工作搞得再好也没有用,因为‘0’乘以任何数字的结果都是‘0’。”
2024-07-19 | 出处: Auto Business | 责编: 谷博文
上汽大众在这种两难的困境中很快意识到:如果不改变现有的小农经济“作坊式”的生产模式,不建立起一个具有技术保障的现代化零部件生产体系,中国就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现代轿车工业,桑塔纳的引进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在上汽的一次会议上,陆吉安直言,“桑塔纳的国产化工作是上汽的第一任务,这个工作搞不上去,其他工作搞得再好也没有用,因为‘0’乘以任何数字的结果都是‘0’。”
1987年年初,朱镕基再一次来到上海,带着一批专家前往调查桑塔纳的国产化进程。在长达十几天的调查中,上海汽车工业底子薄、基础差、技术和管理落后、人才缺乏等问题被完完整整地、从宏观到微观地层层剖析出来。
同年12月,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和上海市政府在上海召开了“上海桑塔纳国产化工作会议”,这项会议落实了当时的几个关键问题:其一,基本落实了横向配套厂家,布点132个厂家,其中101家与上汽大众签订了试制协议。其二,明确了国产化目标,到1988年国产化率要力争达到25%~30%,1989年达到50%,1991年达到85%以上。其三,确定了横向配套厂技改资金渠道,总投资11亿元。其四,上汽大众将组织成立“上海桑塔纳轿车零部件国产化生产共同体”,以便及时沟通情况、交流经验,协调国产化进度。
会议结束后的一个月,朱镕基调任上海市市长,开始亲自抓桑塔纳的国产化生产线,并向中央立下了军令状,提出一定要把桑塔纳轿车国产化搞上去。朱镕基后来动情地表示,“我们中国的工业品,真正达到国际水平的,屈指可数,桑塔纳轿车算一个,它是上海的希望。”
基于这样的安排,桑塔纳的国产化课题就从一个企业的问题转变为关乎着整个城市的发展,甚至于整个中国社会发展的问题,获得的支持也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当整个社会的资源被撬动、联系起来,所产生的力量是难以想象的。
如果说在此之前,上汽大众是在一个拥堵的十字路口寸步难行,面前横亘着的是几座难以逾越的大山;那么在此之后,相当于一路绿灯,还有警车、消防车给一路开道。
1988年,“上海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正式成立,这是一个动员全国各方面力量,以整车为龙头、零部件企业利益为纽带、科研院所和高校参与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产学研结合的共同体。这一年,“上海桑塔纳国产化专项基金”也顺利成立,经过国务院批准后,自当年的四季度开始征收,一直到1992年桑塔纳国产化基本完成才宣布停止。在这期间,加上中央资金在内,共征收了本息总计约100亿元。回过头来看,这笔钱是一笔真正的“救命钱”,基本解决了当时承担零部件国产化企业的主要零部件CKD进口和技术改造费用,补全了大量资金和外汇缺口。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推进桑塔纳的国产化进程,国家层面还规定,从1988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在三年内每年给上海市增加专项贷款额度1.3亿元;全国121个项目纳入桑塔纳轿车国产化规划,计划总投资达到7.8亿元,用汇近1亿美元,从而解决零部件国产化改造所产生的人民币和外汇资金紧张的问题。
在这中间,还发生过一个有意思的插曲。朱镕基调任上海市亲抓桑塔纳国产化后,这个命令的直接执行落在了陆吉安身上。为了整顿零部件企业小散乱的现象,缩小与国产化目标的巨大差距,陆吉安从日常小事入手,在上汽内部展开了一场“厕所革命”。由于条件差、资金少,工人在上厕所时往往是自备手纸,习惯使用便宜的报纸,经常造成马桶堵塞。陆吉安觉得这样不行,于是改安装卷筒纸和烘干机。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后,效果非常显著,不仅杜绝了前期卷筒纸不翼而飞的乱象,厕所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以至于后来,逢人前来下厂参观,都会惊奇于中国工厂的整洁和有序。
这样的一件件小事累积起来,不仅改变了外部对于中国工厂的刻板印象,也从内部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凝聚力。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切都蒸蒸日上。在一连串的政策、资金支持,以及上汽大众自身的努力下,桑塔纳的国产化进程可以说是“突飞猛进”。1989年,桑塔纳的国产化率直线上升至60%,超越了原定的50%的目标。1991年桑塔纳的国产化进程取得关键性进展,工装样品认可率和减货国产化率分别达到83.35%和70.37%,初步实现了发动机、车身、变速箱、前桥、后桥五大总成的国产化,能够满足德方质量标准的上汽大众供应商从1986年的1家增加到127家。
在这个过程中,一大批的零部件供应商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成长,这些原先“作坊式”的工厂逐渐成长为国内零部件企业的“巨头”。
一个典型的“缩影”就是如今知名的汽车内饰供应商延锋。当时,为了满足德国对于方向盘的严苛标准,延锋在前景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借贷28万美元,重金引进了德国PU30发泡技术以及先进的配套设备,经过一系列的技术攻坚,最终实现了方向盘的国产化供应。在此后的1986年到1993年间,以桑塔纳国产化为轴心,延锋陆续开发了100多个引进车型的内饰产品,彻底站稳了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头部阵营。而如今,延锋已经从传统的供应内饰座椅,发展成为了专注智慧生产、科技研发,提供数字化座舱解决方案的智能制造企业。在全球20多个国家建立了240余个生产研发基地,全球12个全球研发中心和5600多名研发专家同步开展产品开发,产品服务涵盖智能座舱、汽车内饰、汽车座椅、汽车外饰、座舱电子、智能安全等众多领域。而这一切的出发点正是来自延锋和上汽大众共同参与的桑塔纳国产化共同体。
发展到后来,除了上汽大众以外,这些零部件供应商也开始服务起其他整车制造商。在长期以来的高标准要求下,行业对于这些零部件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有着绝对的信任,只要通过上汽大众认可的产品,就直接进行采购,也间接加快了后来的汽车企业的国产化进程。
1993年,桑塔纳轿车创造了中国第一个年产10万辆的“神话”,国产化率在引进轿车中率先突破了80%。到1998年,桑塔纳在中国轿车市场的占有率高达40%,现在汽车行业中广为流传的“有了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就是这时兴起的。
生于今天轿车铺满马路的时代的孩子,或许很难想象,三四十年前,中国的前一代汽车人是怎样把一辆轿车从德国引进中国,又是经过怎样磨合、推翻又坚持,将一辆只有2.7%国产化的桑塔纳打造成中国人自己的汽车。
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桑塔纳的国产化更像是一位“老师”,由它所探索出的一条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滚动发展的道路,不仅成功为中国打造了一个完整现代化零部件生产体系,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早期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发展理念和成功的实践模式,更在今天依然深刻地影响着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思维、运行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