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豪华车领跑上半年细分市场,经销商经营压力持续增大
8月3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以下简称“流通协会”)召开线上月度分析会,对外公布了7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汽车价格指数、汽车保值率;上半年二手车市场交易以及进口汽车市场销量数据等。
2020-08-05 | 出处: 汽车商报 | 责编: 李宁
8月3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以下简称“流通协会”)召开线上月度分析会,对外公布了7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汽车价格指数、汽车保值率;上半年二手车市场交易以及进口汽车市场销量数据等。
根据流通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6月,全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122.46万辆,交易量环比增长4.41%;7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2.7%,环比上升5.9%,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经销商库存压力较大;7月汽车消费指数为60.3,较上月略高,经过上半年政策刺激市场恢复,7月汽车市场逐渐稳定,汽车市场仍在缓慢复苏。
今年上半年,进口汽车供需双降,进口乘用车销售车型仍以轿车和SUV为主,其中,豪华品牌占进口汽车总销量的79%。通过流通协会的数据发现,在整体低迷的上半年车市中,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26.7%,但豪华汽车中高端换购需求未受明显影响。另一方面,自主品牌“马太效应”愈加明显,资源向头部企业如吉利、长城、长安等车企倾斜。由于合资和豪华品牌入门款价格持续下探,自主品牌向上将面临不小的压力。
流通协会指出,经销商普遍面对着较大的经营压力。上半年,经销商的销售收入仅为2019全年的37.6%,新车毛利率进一步降低。对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主机厂应和经销商“共克时艰”,对于区域市场的变化能做出营销策略的及时调整。
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上升 新车毛利率持续下降
根据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7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2.7%,较上月上升5.9%,较去年同期上升0.5%,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调查显示,东部地区(安徽、江苏、山东、上海、天津、浙江等地)库存预警指数最高。
进入7月地方刺激政策效果减弱、多地出现洪涝灾害,叠加车企对经销商的压货,各类汽车品牌的库存压力均有所增加。7月份的库存系数与库存预警基本保持一致,大部分经销商认为,7月是传统淡季再加上今年疫情和汛情抑制了部分地区车市回暖,以及二季度各类活动透支汽车市场,预计8月车市呈季节性回落,销量或将下滑。另一方面,经销商对汽车品牌的总体满意度持续走低,自主品牌满意度下降最为明显。
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经销商的经营压力继续加大,1-6月,实现销量增长的经销商比例仅为21.5%,其中有60%的经销商为豪华、进口品牌经销商。值得注意的是,经历了2019车毛利率首次为负的情况,今年上半年新车毛利率进一步下降至-3.5%,甚至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经销商价格倒挂(购进价格高于销售价格)的现象,经销商的经营压力持续增大。
上半年二手车交易价格3万以内增幅最大 7月二手经理人指数降低至40.7%
流通协会对外公布,1-6月全国二手车市场累计交易量551.64万辆,同比下降19.61%。其中,基本型乘用车共交易 326.06万辆,同比下降18.25%;SUV 销量53.85万辆,同比下降7.19%;MPV 销量32.57万辆,同比下降25.02%。上半年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二手乘用车较去年同期有明显下降。
同比分析二手车价格区间分布,今年上半年,3万元及以下价格区间的车辆增长7.30%,3-5万区间增长0.37%,5万以上价格区间二手车市场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15-30万元价格区间与历史同期相比下降较为明显,3万以下区间增幅最大。流通协会指出,受疫情影响众多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变少,5万以内“经济实惠”的二手车型成为首选。
进入7月份,二手车市场表现仍不活跃。从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来看,二手车经理人指数由6月份的41.6%降至40.7%,仍处于荣枯线以下。调查显示,大部分二手车经销商认为7月份的经营有所恶化,有七成的经理人预计8月份资金流通情况将与7月持平。
接受调查的二手车经理人认为7月份市场环境不好,二手车市场仍处于淡季,客流量及市场需求下降,加上同行竞争激烈也在影响二手车的收购及销售价格。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7月份的库存量及周转时间与上月相比有所增加,为避免因市场的波动而增加经营风险,预计8月不会增加太多库存。
7月汽车消费指数为60.3 市场逐渐稳定
流通协会发布了6月份全口径乘用车市场数据,乘用车销售166.0万辆,环比上升3.3%,同比下降25.6%。今年上半年乘用车累计销量为793.2万辆,同比下降26.7%。
在细分市场,6月轿车销量78.6万辆同比下降29.3%;MPV 销量为9.4万辆同比下降31.0%;SUV销量为76.8万辆同比下降20.8%,可以看出SUV车型同比下降较少。流通协会认为SUV逐渐缩小与轿车的市场份额差距,主要因为其家用性以及空间大受到消费者喜欢,在疫情期间受冲击较小。
进入7月份,汽车消费指数较上月略有升高至60.3,预计8月份汽车销量较7月将有所上升。总体来说,7月和8月处于汽车销售淡季,部分地区超高温天气多雨、洪涝灾害等天气因素影响销售;经过上半年政策刺激市场恢复,7月汽车市场逐渐稳定,8月有多品牌新车上市,汽车市场仍在缓慢复苏阶段。
豪华品牌销量影响较小 领跑细分市场
今年上半年,进口乘用车终端销售43.1万辆,累计同比下滑23.5%;6 月,进口乘用车终端销售8.9万辆,同比下降28.8%。上半年进口乘用车销售车型仍以轿车和SUV为主,占比95.9%。另外,进口品牌格局相对稳定,前三名依然是雷克萨斯、宝马和奔驰;前十品牌中只有雷克萨斯实现小幅增长,其余品牌均下降。
1-6月,豪华品牌是进口市场的销售主力,占销售总量的 79.0%,非豪华品牌、豪华品牌、超豪华品牌分别下滑35.8%、19.6%和 11.0%,豪华品牌相对受影响最小。
以豪华品牌为例,上半年,奔驰以33.9万的销量领跑国内市场,宝马33.8万辆、奥迪30.1万辆紧随其后,ABB累计销量同比均略有下降。
二线豪华品牌累计销量雷克萨斯以9.7万销量领跑,同比上升4.8%;凯迪拉克销量8.1万,同比下降33.6%;沃尔沃以6.8万销量位居第三同比下降3.6% ;Jeep、英菲尼迪、林肯等品牌同比下降明显。在新能源领域,国产后的特斯拉价格下降销量大增,上半年累计销量实现同比上升130.5%,表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和增长动能。
从品牌档次来看,6月进口高端、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较上月分别上升0.5%和0.2%,主流合资品牌市场份额较上月下降0.7%。流通协会指出,上半年随着疫情逐渐稳定,消费刺激政策推动汽车市场复苏,而中高端汽车为促进销售多实施以价换量策略,层层下压挤占低端车型市场份额。3月份以后豪华、合资汽车市场份额逐渐扩张,自主品牌份额持续被合资抢夺。
7月线上车源创新高 自主品牌新能源二手车保值率较低
在本次发布会上,精真估发布了《7月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数据显示7月二手车线上车源量创新高达九十万辆,原因既有“报复性复工”的因素,也有疫情影响原来的线下车源逐步转向线上的原因。总体来说,7月份各细分车型的保值率比较稳定,MPV和中大型SUV价格涨幅较大。
从各汽车品牌来看,月度保值率下滑较明显的是大众和奥迪品牌,涨幅较明显的是日产和起亚品牌。在自主品牌市场,除五菱外,二手车价格整体下降,新车市场的压力也传递到二手市场。长安、哈弗、江淮品牌保值率排名提高。
在新能源领域,特斯拉在纯电动二手车市场上的份额超过三成,除了特斯拉,奥迪、宝马保持领先,而主流合资品牌无缘新能源二手车保值率( 三年车龄 )的前十榜单,长安、荣威、比亚迪是榜单中仅有的“非豪华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和纯电动相比,插电混动车型保值率相对较低。精真估认为比亚迪、荣威等自主品牌份额较高,品牌溢价较低,是二手插电混动车型不保值的原因之一。
价格指数下降趋势明显 自主品牌市场增长压力较大
随着国内疫情影响逐渐消退,汽车市场持续恢复,降价促销是车企抢占市场需求重要的途径,价格指数下降趋势明显。根据广州威尔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发布会上发布的《7月市场洞察及价格月报》显示,2020年7月整体汽车市场价格指数为96.2%,环比下降0.4%。
合资品牌为进一步争夺市场,轿车及SUV车型均不断下探,7月合资市场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5%。自主品牌在合资品牌下压的影响下,生存空间被压迫。自主品牌7月整体市场价格有所下降,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5%。
而在消费升级及增换购比例逐渐加大的利好下,豪华市场整体上升态势良好,主要一线豪华品牌BBA的热销车型在疫情影响逐渐消除后,迎来理想增长。此外,沃尔沃和凯迪拉克等二线豪华品牌也有不错表现,推动豪华细分持续大幅增长,为细分带来可观的增长贡献。
疫情之中顺利度过第二季度的豪华车市场,7月依旧保持良好的销售态势,价格指数下降0.2%。国产豪华车市场方面,7月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3%;而保时捷、英菲尼迪等豪华品牌由于供货短缺和厂家保持利润两个方面,价格指数有所上升,从整体来看,7月进口豪华市场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2%。
疫情对售后服务的影响逐步降低 消费者满意度7月有所提升
中国汽车售后服务质量监测大数据平台发布的《7月中国汽车消费者口碑指数报告》显示,7月份汽车售后服务质量消费者口碑指数为92.18分,同比下滑1.74分,环比上扬0.5分。消费者对汽车售后服务的满意度在7月份有了小幅度的提升,其中包括消费者对服务顾问、服务设施、维修质量、维修时间的满意度。
除此之外,消费者对维修质量的满意度也在本月微增。7月维修质量消费者口碑指数得分为86.91分,环比提高0.29分。7月份维修时间得分为83.08分,较6月份环比上升了1.38分。
值得一提的是,汽车售后服务的各等待环节在7月份均有一定幅度的环比提升。其中,“维修工位需要等待”环节的得分提升幅度最大,这也是各等待环节得分在连续两个月的大幅降低后的首次上扬,说明各等待环节的体验不满已经引起经销商的重点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