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比亚迪长安长城高增长,一汽北汽不入前五:自主前7月点评
在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交互“博弈”的中国车市,销量难以确切说明一个车企的利润和运营水平,尤其是对于重点发展新能源的车企,但是车企的增减和发展态势,也能看出在市场的影响力和地位。
2021-08-13 | 出处: 车市裴聊 | 责编: 谷博文
车市大淘沙,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并进的中国品牌,群雄逐鹿,胜败渐现。销量多寡与十年前相比,完全乱了次序。
过去几年略
在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交互“博弈”的中国车市,销量难以确切说明一个车企的利润和运营水平,尤其是对于重点发展新能源的车企,但是车企的增减和发展态势,也能看出在市场的影响力和地位。
中汽协1-7月份的统计数字出来后,令人耳目一新。经历这几年车市大淘沙,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并进的中国车企所生产、销售的中国品牌产品销量,与十年前相比,完全“乱”了次序。
2018年6大国企汽车集团及自主品牌销量
其中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原先领先的六大汽车集团,他们没有合资品牌的销量统计在内来看,其中国品牌销量已被一众民营企业如吉利、长城、比亚迪冲乱的排序,而大国企长安成为六大国企集团中表现最好的。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光比看销量也不是很痛快,每个企业新能源与传统燃油车比例有很大不同,同时还有商用车销量,不同的企业在产品级别、平均售价方面有各有不同。
而透过各个企业中国品牌销量结构和产品结构,或许能预判未来他们的走势。
奇瑞比亚迪长城长安领跑增长
中汽协的数据显示,1-7月份,中国汽车品牌的销量前十排名次序为:上汽、长安、东风、吉利、长城、一汽、北汽、奇瑞、比亚迪、中国重汽。其中中国品牌突破百万辆的企业,惟有上汽与长安。
由于是计算同比增长,去年爆发疫情拉低车企销量,车企普遍显示了同比增长的势头。前15名中,惟有华晨是负增长,即便如此也是非常微小的负增长,为-0.8%;其中增速最快的,当属奇瑞,增长率高达81.8%。
其次为比亚迪,增长为59.6%;长城与长安分别增长为49.9%、46.1%;广汽增速为40.3%,除此之外,其他车企中国品牌销量增速都在30%以下。
一汽北汽不入前五
传统6大国企上汽、长安、东风、一汽、北汽、广汽的中国品牌销量,被民营企业吉利、长城、比亚迪冲乱了原来的位置。比如一汽、北汽没进入前五,而广汽集团位居第12。
因为不同企业的产品结构不同,比如上汽、东风、一汽、北汽有较大比例的商用车销量,尤其对于东风、一汽、北汽来说,商用车品类齐全,商用乘用车并举,与长安、长城、吉利、比亚迪等更偏向与乘用车的车企相比,应该有先天的优势。
但即便如此,一汽与北汽还是进入不了前五,这说明,其中国品牌乘用车相比而言销量太低,占比太低。
上汽1-7月份中国品牌之所以能以129.5万辆位居车企之首,应该归功于上汽通用五菱53.78万辆的贡献,其次是上汽乘用车,数据为32.27万辆,再加上上汽大通、上汽依维柯红岩、上汽客车等板块的贡献,上汽仍稳居中国品牌第一。
上汽荣威全新RX5 PLUS
6大国企当中,中国品牌发展最好的,当属长安汽车。位居第二超过百万辆的长安汽车没有其他大国企重卡、客车、轻卡等商用车的贡献,即便河北长安也是微车,凯程皮卡量还很小。
长安汽车在不像其他大国企有很多子公司多品类商乘并举的条件下,却创造了自主品牌主流乘用车最高的销量,难得可贵。而且是从2019年底经历疫情始终保持高速增长的惟有一个大国企。
长安UNI轿车即将出炉
一汽与北汽的中国品牌销量前7月分别为58.6万辆、51.3万辆。一汽剔除解放重卡、吉林轻卡等等商用车的贡献外,红旗和奔腾乘用车来看,销量不大。
但一汽红旗在徐留平董事长主导下发展态势呈现较好态势,也算是一点慰藉。
北汽的销量似乎有疑问,51.3万辆的销量中,光福田商用车销量贡献就达45.76万辆,那么北汽股份旗下北汽新能源、北汽自主乘用车等加起来难道仅仅5万之余辆?
民企成中国品牌绝对主力
民营车企的快速成长,是中国车车市一个鲜明的特点。
吉利、长城、比亚迪均进入前十,1-7月三者相加达到174.7万辆。这三大车企的销量结构,除了比亚迪有部分电动客车外,皆以乘用车为主,如果单算自主乘用车,吉利、长城成为领跑者。
比亚迪前7个月增速达59.6%,虽然销量上看,30.7万辆的销量,不及五大国企以及吉利、长城、奇瑞,但是比亚迪的发展新能源为主,燃油车为辅,它完全可以算作一个新能源汽车公司,其市值也在所有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中是最高的,8月12日的市值为8840.36亿元(沪深)笑傲中国车企。
奇瑞作为国企,是在6大国企和3大民企之外一个特别的存在,今年发展势头强劲,尤其81.8%的增长独领风骚,预示着奇瑞在经历多年的沉寂后开始发力,旗下瑞虎、捷途、星途等品牌和产品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