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资料】深度还原“长迪之争”始末
5月25日,长城汽车在自己的官方媒体上公开发布了声明,称自己于4月11日已经向国家有关部门递交举报材料,就比亚迪秦PLUSDM-i、宋PLUS DM-i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举报。
2023-05-26 | 出处: 汽车预言家 | 责编: 谷博文
5月25日,长城汽车在自己的官方媒体上公开发布了声明,称自己于4月11日已经向国家有关部门递交举报材料,就比亚迪秦PLUSDM-i、宋PLUS DM-i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举报。
简单而言,长城的这个举报的意思是比亚迪两款车用的是常压油箱,不是高压油箱。常压油箱汽油蒸气会污染大气,不符合国家对汽车产品的要求,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进行立案。
针对长城汽车的公开举报,比亚迪方面紧急公开回应称,“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保留法务诉讼的权利!”
此外,比亚迪声称:长城所说的情况,测试车辆由长城购买、保管并安排送检,中汽中心(天津)按长城的要求进行了相关项目的检测。比亚迪认为测试车辆严格来说,不符合国标要求的送检状态,即应由第三方抽样、保管及送检,并要求完成3000公里磨合后测试,而长城送检的车辆在检测时,里程仅为450-670公里。鉴于以上,我们认为其检测报告无效,长城不能以此作为依据!
总而言之一句话,比亚迪认为:产品及相关检测符合国家标准,在国家权威机构通过认证。长城举报无中生有,恶意中伤。
这是继2018年,格力和奥克斯互相举报之后,国内企业在相互竞争中的又一次企业相互间的互撕。为此,汽车预言家第一时间联系到了涉事多方,全面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
1
当事双方:以官方通告为主,没有进一步消息披露
25日中午,汽车预言家针对这一事件,分别致电了长城汽车和比亚迪汽车方面。
长城汽车公关部相关人士表示,以声明信息为准,长城汽车正在密切关注立案及处理进展。但同时,对方也表示公司领导将视情况,安排相关渠道进行更进一步的信息披露。
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则在接受汽车预言家采访时表示,一切以比亚迪的官方回应为准。但在采访中,李云飞表示都是中国品牌,没有必要闹到这一步,让别人看笑话。
截止目前,双方关于这一事件再未做出相关回应。
2
导火索:高压or常压油箱?
在此次事件中,长城汽车在公告中认为,比亚迪两款车型使用了常压油箱,导致车辆在使用过程中的燃油蒸发排放不合格。
天津大学教授,原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姚春德在接受汽车预言家采访时表示,国六排放标准中增加了蒸发排放控制要求,简单来说就是要对车辆油箱内的汽油蒸发水平纳入考核。常压油箱如果不添加辅助设施的情况下,油气蒸发量很难做到合格。高压油箱通过技术将油箱内产生的油蒸气控制在油箱内,不向外界排出。这类油箱,从结构、工艺、材料较常压燃油箱都有较大的提升,成本是常压燃油箱的2-3倍。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工程开发方面专家表示,目前针对国六燃油蒸发排放要求,几乎所有企业都对燃油蒸发排放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梳理。主要方向一个是常压油箱+辅助设施,另外一个是高压油箱。
该工程师表示,对于普通燃油车而言,常压油箱+辅助设施可以在一定情况下达到限制要求。核心的原因在于辅助装置可以将蒸发油气引入发动机燃烧。但对于PHEV以及其他混动车型而言,EV模式工况下发动机不介入工作,但蒸发排放始终在继续,常压油箱+辅助设施极易造成排放外溢。
所以通常一般情况下,PHEV以及混动车型大多数会在燃油蒸发验证中,直接采用高压油箱。
不过,姚春德也明确表示,常压油箱也可以做到油气蒸发排放达标。但关键的问题在于要对油气管路做全新设计,增加相应的辅助设施,经过实验验证。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无论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除了比亚迪外的PHEV车型,全部都是采用高压油箱。
根据国家专利局数据,比亚迪曾经在2021年3月申请过关于油气管理系统的专利,该专利可以通过燃油蒸汽回收,解决排放的问题,但尚不清楚比亚迪是否将该专利应用到实际产品中。
汽车预言家就秦PLUS和宋PLUS两款DM- i车型是否搭载“常规油箱”致电比亚迪经销商,经销商对此表示不知情。但经销商声称,只要有合格证,一定是合格的,并告知记者不要为之担心。
3
测试究竟合不合规?
此次针对长城的举报,比亚迪的回应中并没有提常压or高压油箱,而是对长城所谓的证据材料的可靠性提出了质疑。
比亚迪方面表示,长城所说的情况,测试车辆由长城购买、保管并安排送检,中汽中心(天津) 按长城的要求进行了相关项目的检测。测试车辆严格来说,不符合国标要求的送检状态,即应由第三方抽样、保管及送检,并要求完成3000公里磨合后测试,而长城送检的车辆在检测时里程仅为450-670公里。
有权威专家表示,比亚迪想要突出的关键点在于长城送检流程不规范,检测结果也没有科学性,因此所谓的举报没有意义。
汽车预言家就比亚迪所说的测试情况,致电长城汽车方面相关人士,对方表示对比亚迪所说的测试情况不做任何回应。
随后,汽车预言家连线中汽中心(天津)方面,该机构负责人明确表示,针对此事件不接受任何采访。
在辗转联系到中汽中心负责产品验证的一位工程师,对方委婉表示目前这个事情没有接到上级允许采访的通知。但从事实来说,中汽中心所有的测试结果是经得起检验的,但这个结果仅限于测试样车。至于说单车的结果,能够引申出什么样的结论,这个不在测试范围内。
重庆汽车研究所一位不具名的工程师对汽车预言家表示,测试规程合规与否,这个很难判断,因为谁也没有看到目前测试的全流程节点。只要测试方目前不公开所有测试节点照片、视频、数据,那么关于是否合规就永远是一个未解之谜。裁决权留给国家有关部门或者委托的第三方机构。
4
国六排放:燃油蒸发评价是重点
在舆论场上,不少的消费者认为从实际使用上来讲,燃油蒸汽排放对于实际使用影响不大,因此不需要过于关注。
清华大学壳牌清洁交通能源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燃烧能源中心副主任帅石金在接受汽车预言家采访时表示,之所以国家要对燃油蒸汽做评价性测试,主要是因为燃油蒸汽在大气当中可以与其他物质形成光化学污染,进而对大气乃至臭氧层产生破坏。因此在国六排放标准中,生态环境部门严格控制了汽车燃油蒸发量的排放。
清华大学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显君表示,排放问题对于消费者端的感受程度一直有差异。就像大众的排放门,对于消费者而言也感知不到什么问题,但对于整个人类的绿色发展,是有危害的。
有统计数据表明,燃油蒸发排放占轻型车排放量的20%左右,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
环境保护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在2018年国六标准发布答记者问的时候表示,国六排放在指标层面加严了蒸发排放控制要求,国五标准采用欧洲标准,由于欧洲的平均气温低,且柴油车占全部车辆的50%以上,蒸发问题不明显,因此标准要求低。我国幅员辽阔,温差变化大,汽油车占绝大多数,因此蒸发问题影响突出,据估测,目前的汽油车单车年均油气挥发8.8kg左右,所以必须要在燃油蒸发排放上做更高要求。因此,国六标准对车辆在停车、行驶以及高温天气下的汽油蒸发排放控制提出了严格要求,同时还要求车辆安装ORVR油气在线回收装置,增加了对加油过程的油气控制。
参与国六起草的权威专家表示,除了排放颗粒物,国六排放标准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燃油蒸发污染做出了详细规定。这是中国排放标准,首次在指标上超越欧州排放标准,以更加严格的姿态推进机动车污染降级。
5
“长迪之争”——中国“排放门”?
截止记者发稿时,“长迪之争”的相关舆论话题仍在持续发酵。甚至有舆论声称,长城汽车的举报可能会掀开长久以来一个巨大的灰色地带,造成中国自主品牌的排放危机。
针对这一论调,有权威专家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目前关于机动车排放,国家整治力度非常之强,标准要求非常之高,大多数企业都可以按照国家要求进行生产报批。
不过,该专家也明确表示,如果有涉及尾气排放相关的投诉,第一受理单位是生态环境部,然后会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进行调查。调查核实后,会视情节进行相应的动作。
汽车预言家也致电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的有关领导,对方表示目前事件影响比较大,中心对新闻事件的回馈需要通过有关流程,不便直接接受采访。
但同时,该领导表示,关于汽车召回或者说缺陷处罚,国家有着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按照流程一定会给社会及公众满意的答复。
有专家认为,一旦长城举报的排放造假事件被立案处理,那么对于比亚迪来说,已经售出的几十万乃至上百万辆汽车,就有可能成为不合格产品,影响所有车主正常上路使用。而且正如上文所说,常压油箱和高压油箱的切换不单单涉及一个油箱本体,其关联零部件或都需要进行重新设计验证,所以也不可能通过简单的召回解决。
对于这件舆论持续关注的事件,有关部门如何回应?怎么回应?都将是一个需要拿捏的问题。
6
中国品牌要不要窝里斗?
在采访中,多位行业专家表示,长迪之争,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损害了中国汽车的整体形象。当前中国汽车正在新能源的道路上奋力向上,应该打造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形象。
有行业人士直言,中国汽车工业界应该团结起来,共同提振中国汽车的竞争力,这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局面。自主品牌的征途是全球汽车市场,不是中国市场,自主品牌一定要共同成长,共同提高品牌附加值而不是相互打压。你骂我一句,我骂你两句,你打我一拳,我还击你两拳,这是小孩子的做法,也不能如此低水平的思考问题。
汽车预言家就双方此番争执,联系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协会方面表示,目前正在关注事态进展,也在联系各方回到对话的轨道上来。
但也有网友表示,对于排放这样一般人无法洞察的领域,需要相对专业的企业指出问题,以更好推动产业前进。如果说,比亚迪真的错了,长城指出其错误,也是帮助比亚迪的成长。
如果是舆论口水战,确实没意思。但问题在于长城举报的问题,可是涉及到车辆合规性认证的大问题。有专家表示:“这容不得马虎,也没有人敢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