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球深1度】由何小鹏与余承东AEB之争看新汽车营销:不妨让技术问题回归技术?
近期,何小鹏和余承东之间的AEB(自动紧急刹车系统)争论引起了广泛关注。
2023-11-06 | 出处: Auto Business | 责编: 谷博文
近期,何小鹏和余承东之间的AEB(自动紧急刹车系统)争论引起了广泛关注。
自动驾驶一直是汽车技术的前沿,各大车企纷纷加入竞赛,竞相宣传他们的技术进展。纵观行业,目前关于当前自动驾驶、辅助驾驶以及其附属功能的争议从未停息过。悲观者认为高级别自动驾驶缺乏落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乐观者认为任何人不能阻止技术的进步。
首先需要明确,自诞生以来,高级别自动驾驶这个概念经历过商业炒作、概念异化和技术局限所带来的种种乱象。不过,行业仍然需要肯定这一技术背后蕴含的商业活力,但同时应该拒绝盲目炒作,规避概念泛化、回归技术本身,分离想象现实、探索伦理法则,形成对高级别自动驾驶以及周边辅助功能的理性认知。
归根结底的看两位高级别老总的争论,可以看出一个逻辑:高级别自动驾驶以及周边的功能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它还涉及到法规、安全、用户体验等多个方面的复杂问题。在这一领域,概念往往领先了实际体验,这是一种普遍现象。
何小鹏所言的“嘴炮”风气有没有?有,且确实存在,一些车企可能更注重宣传而不是真正的技术实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自动驾驶的前景是一片泡沫。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是一项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试错和改进。
关于AEB功能,何小鹏提到了一些重要问题。这是一个系统性的技术挑战,需要确保在可能发生碰撞的情况下,系统能够迅速启动制动系统,减少碰撞的风险。然而,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中,如何准确判断何时触发AEB,何时避免误刹车,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尤其是在涉及到用户安全的情况下。用户的安全和舒适性应该是自动驾驶技术开发的首要考虑因素。
面对这场争论,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重要的教训。首先,我们需要保持克制,不要轻易对他人进行攻击。技术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时间和实践来验证。其次,我们应该尊重科学,不要过分夸大技术的能力,而要在确保安全和可行性的前提下推进技术的发展。最后,技术的发展是需要时间成熟的。有的是技术上做的到,但是法律上不允许;有的是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完全各种情况下100%可靠不一定。所以不能讲极端,要辩证发展的看。
自动驾驶技术是未来的趋势,但我们必须以谨慎的态度对待,确保用户的安全和体验。争论是技术发展的一部分,但我们应该在理性的框架内进行,而不是陷入口水战。科学、克制和谨慎将是我们前进的引导。
汽车是高度开放的市场化经济,应当遵循技术的归技术,市场的归市场,法律的归法律,不同的领域各司其职,不要轻易越界。之前的市场竞争中,这些不同领域时常混杂在一起,产生了一系列相当尴尬的事情。
何小鹏和余承东的AEB争论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但它也提醒我们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需要保持谨慎和克制。技术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时间和实践来验证。最终,我们的目标是确保用户的安全和体验,而不是追求短期的宣传和竞争。只有以科学和克制的态度前进,汽车才能迈向更安全和智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