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坚持”的这件事,事关“中国制造”的未来
“吉利像一条鲶鱼进入汽车产业,搅动了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在高等教育领域,相信吉利也会像“鲶鱼”一样,搅动高等教育‘产教融合’进入3.0的全新时代”。
2023-12-05 | 出处: Auto Business | 责编: 谷博文
“吉利像一条鲶鱼进入汽车产业,搅动了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在高等教育领域,相信吉利也会像“鲶鱼”一样,搅动高等教育‘产教融合’进入3.0的全新时代”。
在12月4日召开的首届海南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国际论坛上,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在评价过去二十余年吉利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努力和探索时,认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着种种的矛盾:一面是企业招不到亟需的人才,一面是大学生毕业就失业;一面是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在专业知识和学术能力方面做得很好,但在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方面明显不足。高等教育,尤其是产教融合下的高等教育,到了必须要创新发展的时间点。
在学校成功完成学业的学生,并不一定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这一现象不是今天才有。企业家往往对此更加感触。
“大学是社会进步的牵引车,是创新人才的主要培养地”。在这次论坛上,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明确指出:
“无论是什么大学,学术研究成果都需要产业化,产业化过程当然需要人才,而企业是学术成果产业化的最佳载体,也是大学生就业的最主要去处”。
这是较为文雅的表达,但实际上早在很多年前,李书福就对当前高等教育发出过疑问:许多人把学历当能力,把学位当地位,端着高学历、高学位的架子不愿意接地气,不愿意从基层干起,缺乏实践精神,那自然就脱离实际。
“面向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人才储备是第一要务。”建设制造强国,产教融合的应用型高等教育,一定是无法逾越的一个重要方向。
而这也是吉利二十年如一日、始终如一的坚持。
01
好的应用型高等教育,应该谁来办?
相较于民间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不同态度,事实上在国家教育体系中,高水平、高质量的民办教育,一直是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建设鼓励的方向。
早在2005年,国务院就明确提出:
大力发展职业民办高等教育,鼓励企业家积极投身职业教育的建设。
这一政策的出台旨在通过民间资本的参与,推动教育领域的发展,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多层次、多领域人才的需求。
企业创办职业学校和大学并非中国独有的经验。
事实上,在许多发达国家中,这一模式已经被成功实施。
德国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那里,私立职业学校数量达到了2186家。这种模式在美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等都是由企业家或慈善家创办的。
斯坦福大学的创办者利兰·斯坦福与其夫人于1885年共同创建了这所享誉全球的大学。而康奈尔大学则起源于一个农场主亲身经历了农工专业人才培养困难后的决定,他捐出个人资产创建了康奈尔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则是由工业家兼慈善家安德鲁·卡耐基于1900年创办,旨在培养匹兹堡当地所需的工业专业人才。
企业大学的发展不仅在国际上取得了成功,而且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蓬勃发展。
1955年,通用电气公司的克顿维尔学院成为全球第一所企业大学,随后西门子管理学院、麦当劳汉堡学院、迪士尼学院、摩托罗拉大学等纷纷成立,致力于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和高级管理人员。
不仅是传统企业为了自身制造业需求乐于培养人才,当前一些新兴企业也在积极布局尖端产业的教育布局。
2021年,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他计划创办一所名为“得克萨斯理工学院”的大学,旨在培养机器人编程方面的专业人才。此外,清华大学毕业的王兴、杭州师范学院毕业的马云、深圳大学毕业的马化腾都在公司办过大学。除了美团大学之外,阿里巴巴有淘宝大学,腾讯有腾讯学院,并称互联网“三大名校”。虽然这些学校架构还尚未纳入高等教育序列,但事实上已经初具应用型高等教育产学融合的雏形。
必须要指出,企业家与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是不可忽视的。
企业所需的人才需求是多方面的,而只有真正投身其中的企业家、管理者才能最清晰地理解和洞察这一点。将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剥离开,很容易导致两者之间的脱节现象。企业界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体现在学科专业知识上,更注重应用能力、实际操作技能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
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学校教育应当与企业需求密切结合,确保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获得理论知识,还能够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当下,中国制造业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突破的关键阶段,实体经济正处于突破的关键阶段,因此,教育事业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未来至少30年制造业、工业等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向。
建设教育强国,面向制造业大国目标,高等教育是龙头。发展高等教育,以创新发展支撑国家战略需要是关键。打造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深化产教融合是创新发展的生命力、竞争力之所在。
企业家主办具有高水平的应用型高等教育,推进应用型高水平应用型高等教育建设,这不仅有助于缓解企业自身人才短缺的问题,也为社会培养了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02
投身教育二十余年:“边造汽车·边办学校”
在建设高质量、产教融合、高水平的应用型高等教育道路上,吉利走了20多年。
和其他企业很不一样的是,大多数企业办学是先有了行业上的成功,再办学反哺。吉利却是“边造汽车、边办学校”。
按照李书福的话说:
“吉利发展汽车产业是从办学开始的。”
时间拨回到1997年,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清楚地回忆:
最开始,工厂的600亩地被分为三块:一块办学校,一块进行产品试制,另一块就是老师、工程师和专家的生活区。由于当时国内汽车人才相对匮乏,不仅是应用型汽车人才短缺,连教师、教具也十分匮乏,整个办学过程十分艰难。“但李书福时刻鼓励我们,并要求必须走下去”。
后来李书福在他的自述中,曾这样评价这段办学的价值:
“严格培养、培训技师技工,不断提高办学层次,不断加大办学投入,今天吉利汽车公司取得的发展与吉利重视人才培养是分不开的。”
2005年,李书福再次展开他的社会投入之举,将关注点瞄准教育资源匮乏的海南,投资兴建了三亚市最早、规模最庞大的本科院校——三亚学院。
始终秉持着“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的理念,吉利集团在三亚学院上充分展示了“吉利教育模式”的精髓。
作为三亚市的首个本科院校,三亚学院不仅被评为六星级中国顶尖民办大学,更在中国综合类民办大学排行榜上高居第二,连续6年保持着这一令人瞩目的成绩。
从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起步,23年来,吉利持续扩大教育规模、提升办学品质和办学层次,先后创办了吉利大学、三亚学院、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院校。涵盖从职高到研究生不同培养层次,形成了从中高职到研究生的多层次培养体系,为社会累计培养人才18万。
“除了汽车制造,教育是我内心最为柔软的情怀。”在一次公司经管会上,以“敢说话”而著称的“汽车狂人”李书福直言不讳地表达:“到目前为止,吉利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拥有强大的教育培训系统。”
从“教育梦想家”蜕变为“教育实干家”,李书福用整整二十多年的时间,领导着吉利控股集团,完成了一场引人注目的教育壮举。这一壮举不仅展现了吉利集团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坚定承诺,也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为未来的社会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03
应用型高等教育的“产教融合3.0时代”
正如前文所言:
企业家办教育,有天然的优势,因为他们知道一个合格的人才应该是怎么样的。企业办教育,最大的优势在于产教层面的结合与融合。
在吉利投身教育的二十余年里,产教融合始终是其中最大的特色。而校企合作一直以来都是教育体系与产业界密切互动的一种重要方式。
从1.0版本的初步合作,到2.0版本的建立现代产业学院,再到3.0版本的深度融入企业科创体系,吉利集团一直在不断探索与实践,将校企合作推向了更高的层次。
在1.0版本的校企合作中,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培养学生,构建了双师型队伍,同时也共享了校内外的实习场所等教学资源。这一版本的合作强调了学校和企业在培养学生方面的共同责任,通过紧密合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实际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2.0版本的校企合作涌现出来,其中的一项关键措施是建立现代产业学院。在这一版本中,企业不仅提出了关键岗位人才的胜任标准,而且学校将这些标准作为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指南。这种方式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将学生的就业机会作为人才培养结果的评价标准,确保培养出的学生更符合企业实际用人需求,提高了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随着社会和产业的不断发展,吉利在校企合作方面进一步迈向了3.0版本。这一版本中,吉利的本科院校逐步融入与头部企业的科创体系中。学校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仅是培养人才的场所,更是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科研与技术攻关中。学校自带“干粮”,即通过自筹相应的研发人才和研发资金,积极参与到企业产品的研发过程中。这种深度融合使得学校和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能够共同发力,学校的科研实力得到提升,同时也满足了企业在人才和技术方面的需求。
以三亚学院为例,现在三亚学院紧密依托吉利控股集团产业链、教育链优势和平台资源,学校与吉利在新能源(甲醇)、“三电”、汽车制造、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所属企业、科研院所以及京东、传化、阿里巴巴等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启动多层次、全方位合作,先后成立“绿色新能源醇氢产业学院”、“吉利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学院”、“传化供应链产业学院”、“京东智慧物流产业学院”、“盛宝金融科技产业学院”、“康养产业学院”、“复星旅文智慧旅游产业学院”等现代产业学院,将企业真实业务场景、实际需求与学校教学场景、人才供给有机衔接,实现教育链和产业链的相互转化。
吉利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发展经历了从表面合作到深度融合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对吉利自身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也是对社会需求的深刻洞察和积极响应。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吉利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培养更适应现代产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一实践经验对于推动校企合作在更广泛范围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04
教育是个大事业,大家要一起来
讲了这么多,不可否认,当前中国本土企业家在教育事业中的参与仍相对较少,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这背后的原因,既有办教育本身的公益属性强,吸引力不够;也有当前教育制度方面的种种掣肘。
但十三届全国政协原常委、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宁高宁依然呼吁:
“中国的应用型高等教育改革需要我们更多人参与,特别是像吉利人才发展集团下面有很多学院,十几万人,用这种模式来突破、创新,才能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高技术制造业已成为引领中国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但当前中国的高技术制造业正面临严峻的人才荒,尤其是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高端战略新兴产业。
教育部相关领导在会议现场表示,面向制造业的高水平发展,人才不应成为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发展的瓶颈。为了推动产业升级,中国需要鼓励更多企业家参与职业教育和应用型大学教育。同时,有必要进一步破除企业办教育的相关制度限制,支持企业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参与度和自主权。
“正如李书福等制造业企业家的成功经验所证明的那样,他们的参与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贴近实际工作需求的教育,也能为企业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人才”。
毫无疑问,像李书福一类的企业家投身教育,会将企业领域的成功经验和实践经历带入教育行业,为应用型高等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看到更多创新和实践的结合,为培养符合高技术制造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
唯有如此,中国的高技术制造业才能够保持高速发展。在全球经济的激烈竞争中,最终能够致胜的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具备高水平技能和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通过鼓励企业家参与教育,中国可以更好地满足高技术制造业对人才的需求,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升级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