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尽快终止北京小客车指标配置政策
12月26日,北京2023年第二轮小客车普通指标配置工作结束。
2023-12-27 | 出处: Auto Business | 责编: 谷博文
12月26日,北京2023年第二轮小客车普通指标配置工作结束。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截至2023年10月8日24时,本期家庭普通小客车指标申请共计673181个有效编码,个人普通小客车指标申请共计2621649个有效编码,单位普通小客车指标申请共计54922家。从摇号现场配置结果看,14300个指标中,配置家庭指标数9218个,配置个人指标数5082个。
虽然官方没有披露此次中签的具体比例,但从中签数量和编码数量之间巨大而悬殊的比例来看,本期小客车指标中签概率依然很低。
而与极低中签概率相对应的是,当前公众对汽车的购买需求依然旺盛,现行管理政策所能提供的指标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这种供需失衡不仅抑制了汽车消费的扩大,也限制了新能源汽车作为消费市场支柱的发展潜力,更滋生了依托号牌的各种灰色产业,破坏了原本公平的市场环境。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鼓励扩大汽车在内的大宗消费对于促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蓬勃发展的智能数字新汽车,不仅是代表了汽车行业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对于实现绿色低碳生活、推动环保事业具有重要意义。调整现有的汽车限购政策,适应市场发展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是推动唱响经济光明论的有机一环。
汽车消费一直是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尤为显著。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挑战和变化的背景下,挖掘汽车消费的潜力,对于稳定和刺激经济增长显得尤为重要。
过去的经验表明,汽车消费能显著推动经济增长。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例,当时为了缓解经济下滑,中国政府及时推出了包括“汽车下乡”在内的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有效地激发了汽车消费,不仅稳定了经济,还促使汽车产业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整体经济的增长。
当前,尽管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汽车消费仍然拥有巨大的潜力。例如,取消或放宽汽车限购政策,能够激活那部分具备购车需求但受政策限制的消费者群体。一旦这些限制被解除,这部分消费者可能会迅速进入市场,实现购车目标,从而刺激整个汽车行业的增长。同时,对于那些经济条件较好、有换车需求的消费者来说,放宽限购也将促使他们加快换车的步伐。
在促进汽车消费方面,政府和市场都应发挥作用。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税收优惠、贷款便利、取消限购等措施来刺激消费,而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可以通过促销活动和产品创新来吸引消费者。汽车消费不仅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反映国家经济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通过合理的政策调整和市场机制优化,充分挖掘和利用汽车消费的潜力,对于稳定和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在很多人看来,限购政策最重要的是解决了大城市路面交通拥堵的问题。但从实际体验来讲,在全国限购的多个城市中,交通拥堵问题并未因限购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拥堵问题依旧加剧。
对管理者来说,限购是最易见效,也最易让老百姓看见的交通管控手段,因而可能对限购产生依赖,忽视了其他一些复杂而根本性的手段。
过去一段时间,很多专家在呼吁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时,都提到了应该从限制购买到限制使用,公平赋予每一个消费者购车的权利,但消费者要为汽车上路带来的拥堵问题付费,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方向。很多人认为,围绕谁使用,谁拥堵,谁付费的原则,能够通过市场化的调节拥堵。
与此同时,技术进步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工具和手段来有效管理交通。依靠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和调节交通流量,从而缓解交通拥堵。甚至是郊区车牌带来的混合交通模式也可尝试,即住在郊区的车主把车开到地铁站或公交站,再换乘公交进入市中心。巴黎、东京等国外大城市并不限购,却没有北京拥堵严重,就是采用这种模式。
在当前的内外部条件下,笔者坚定呼吁:当前对于汽车消费,职能部门应该着眼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开放、灵活且高效的交通管理体系。在这一体系中,职能部门应转变为提供策略性支持和创新性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限制性措施的执行者。通过这样的转变,不仅可以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还能够为汽车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整个经济体的持续繁荣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