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2024,“话筒”之争就是“生存”之战
近日,“微博之王”李想又发文了,以反讽的方式对2023年的表现进行了“复盘”,让车市的氛围又热闹了起来。
2024-02-23 | 出处: Auto Business | 责编: 谷博文
近日,“微博之王”李想又发文了,以反讽的方式对2023年的表现进行了“复盘”,让车市的氛围又热闹了起来。
可以说,汽车行业,走向台前的人越来越多,说的话也越来越“大胆”,这也使得“抢话筒”成为了过去一段时间年汽车行业的一大特色。纵观当下汽车市场,汽车圈的话题制造者远不止李想一人,在过去的一年里,跨界力量、汽车高管走向台前的例子不在少数,也激起了市场层面的千层浪。在《寰球汽车》看来,面向2024年,“抢话筒”的主旋律也将变得更加响亮。
何谓“抢话筒”?简单来看,是汽车厂商“神仙打架”,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吸引公众目光,以争夺市场的关注度和引领行业的话题,成为主导者;从更深层次来看,在“抢话筒”的背后,反映的不仅仅是一场技术、产品发布和市场营销的竞争,更是汽车行业深化改革加剧的一种重要表现,促使厂商在全面创新的道路上保持足够的敏锐性。
汽车行业历经百年的发展,这样的“戏码”也在时时刻刻地上演着。
在传统汽车时代,站在舞台中央的是BBA(奔驰、宝马、奥迪)、大众、丰田,作为汽车的“先驱者”,他们不仅有着先进的技术,也同样有着足够的用户基础和口碑,所以他们说的有人听,更有人信。来到了新汽车时代,蔚小理们“横空出世”,他们跳出了传统的造车逻辑,说出了“重新定义汽车”的理念,BBA、大众、丰田们虽然还在舞台的C位,更多的关注却被造车新势力车企拿走了。
过去的一年,以华为、小米为代表的科技公司迅速地成为“话筒”上的重要发声者,“含华量”、“小米汽车”、“智能驾驶”等等也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他们在带来流量之余,也为汽车与智能化生活的融合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2024年的“话筒”花落谁家?我们尚难预测,但可以确信的是,随着竞争进一步加剧,“话筒”之争将更加激烈,这也意味着更加残酷的现实。
在行业专家看来,当下的汽车市场,每个品牌都渴望成为主导者,这使得“抢话筒”不仅是技术和创新的较量,更是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的争夺战,失去话语权可能意味着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边缘化。
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也曾表示:“作为一个100多年的行业,判断每个身处其中的企业最终的胜出,一定在两个指标,要么成为了第一、要么做到了唯一。这都挺难的。既要创新,又要尊重行业规律。必须要在懂得汽车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而不是简单地一味地去打破。”
所以,“抢话筒”是所有车企亟需关注的一个话题。汽车行业历经百年,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发展规律和秩序。在这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中,企业要想脱颖而出,需要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理解。
这样的洞察和理解如何探求?敢讲、敢说十分重要,过去的汽车市场,品牌少,产品少,消费者获得信息的途径也十分有限,正如前文所言,市场话语权掌握在部分车企的手中,他们推出的产品、带来的服务就是“风向标”,基本上就是“造一辆赚一辆”。
但是今天,来到新汽车时代,产品种类繁多,“群英荟萃”的市场让原本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这些汽车产品,有的主打场景化、有的专攻智能化、有的深耕服务,存在差异的产品竞争点,更需要毫无保留的向消费者展现,而这些,仅靠4S店或者直营店来表现是不够的。换句话来说,谁大声地说了出来,抢在别人的前面说了出来,就有有可能获得主导权。
当下,也有着越来越多的汽车人加入到了“制造话题”的阵营中去,有的是在发布会现场制造爆点,比如沃尔沃汽车的“新势力会的,我们三年就学会了,我们会的,新势力十年都学不会”的豪言;再比如朱华荣的“要钱给钱,要人给人”的慷慨。有的则是融入到日常的交流之中去,比如捷途汽车的李学用就经常在抖音上活跃,拍抖音、发抖音与网友交流;比如“车圈胖头鱼”上汽大众俞经民也经常会结合时事热点进行视频宣传,前不久,俞经民还现身官方直播间与消费者互动;连一向不擅长搞营销的哪吒汽车张勇也在微博上发文“车主朋友们有兴趣来我们这里卖车吗?你们最懂车,也懂得用车”。近段时间以来,阿维塔陈卓、路特斯冯擎峰等车企一把手也纷纷注册了社交账号,并且每天都坚持“发声”。
在汽车行业观察人士看来,过去,汽车产业往往依赖专业的市场团队来制定和执行营销策略,而高层领导者更多地集中精力于企业战略、产品研发和运营管理。然而,最近一些车企老大亲自参与品牌宣传的现象表明,他们逐渐认识到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高管的个人影响力和品牌形象对消费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接下场“搞营销”,不仅能够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更能够借助自身魅力吸引更多的关注。
在这种表现的背后也有一个共通的点:“年轻”的市场更需要“年轻”的思维。这样的逻辑我们既可以从消费导向中看到,也可以从成功的车企那里借鉴到,注重与年轻消费者的互动,树立真实、可信的品牌形象。只有具备全方位的视野和灵活的战略,才能在新时代汽车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车企更应该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需要有走出幕后的勇气,也需要有走到台前的真诚,新时代的汽车营销不是“独角戏”,而是“大舞台”,要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危机意识。
所以说,我们鼓励车企领导大胆地去说,努力去想,毕竟“能”和“不能”是两码事。当然,在走出这一步的同时,也应时刻铭记,“抢话筒”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在获得巨大流量和讨论度的同时,不可避免会陷入到一定的舆论风波之中,规避“流量反噬”的风险,需要有面对挑战的勇气,更需要多学习、多总结,找到一条适合自己、适合企业的道路,巧妙平衡。
2024汽车行业“话筒”花落谁家?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