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车展背后的“冷”思考
“这届北京车展人太多了”。
2024-05-08 | 出处: Auto Business | 责编: 谷博文
“这届北京车展人太多了”。
5月1日,寰球汽车记者因为手机丢失在北京地铁国展站向站务人员登记时,值班站长孙英斌发出了以上感慨。
孙英斌自15号线开通以来就在国展站工作,但据她回忆像今年这样的客流量也极为罕见。“今年车展期间人真多”。
(图片来自北京地铁官方)
根据北京地铁发布的消息,仅5月1日上午国展站就有4.3万名人次进出站,整个车展期间有62.44万人从国展站进出。
而根据顺义区官方资料,北京车展10天内,22万平方米的北京车展共吸引观众89.2万人次到场参观,相当于把半个昌平区的人口搬了一遍。
而在寰球汽车五一假期持续不间断的探馆直播中,我们也惊讶的发现车展俨然成为了一个五一全家出游的目的地。在展馆内随处可见带孩子、带老人的观众、排队的男卫生间、不到12:30就售罄的盒饭套餐、热到发烫的星巴克咖啡机……原本一个买车人与汽车爱好者的半专业性展会,突然一下成为了一个全民狂欢的游乐场,这大大超出了很多人的认知。
所有人的感觉是:这届北京车展真的火了,不仅火在了线下,也火在了线上。
绿衣雷布斯、红衣周教主、长安老朱、长城老魏……今年的北京车展,缺车模、缺概念车,但唯独不缺炒作话题。
北京车展的风向标作用从未像今天这样明确。它在一片欢腾之中猝不及防的向我们展示了当前正在发生的巨变,在一片热闹之中指明了当前行业旗帜的飘扬方向。
每个人对于车展的看法都是不同的。有人看个乐呵之后洋洋得意地躺在了功劳簿之上,有人却已经听到了身后越来越急的追赶之声。
于是我们在车展结束的时候,推出这样一篇报道,以期在热热闹闹的车展之后,从寰球汽车的视角出发,来诉说我们眼中这一届的车展。
01
“流量”和“销量”可以兼得么?
不完全统计:今年的车展是高管们“金句”最多的一届。
不是高管们爱说了,是高管们爱上台了。
回看本届北京车展,留在大家记忆中的可能没有各家的重磅新车,但一定有周鸿祎和雷军前后簇拥的场景。哪怕是扫地的大叔蹭到他们的热度都会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度。
但这是全部吗?
我们不禁发问,发布会和车展这样的机会并不是每天都有,那么当车展结束,当市场短暂的进入平静期,又该从从哪里制造并获得流量?又该如何转化流量为实际的市场表现?
对此,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媒体沟通会上带来了“人间清醒”的回答,今年是营销最大变革的一年,企业做“三好学生”还远远不够,要做“全能冠军”,既要培养长安汽车的“雷布斯”、“余大嘴”,更要围绕给客户创造价值,长期的打造好产品,打造好服务,增强长期可持续的流量,而不是昙花一现的形态和状态。
对于企业来说,在营销模式和传播方式的变化并不是纯粹为了流量和销量做事情,而是从中感知到用户的需求和情绪变化以及各种各样市场信息的流动,高管“亲自下场”是要与用户建立广大的连接,推动品牌的长期发展。
找到“流量密码”只是整体营销体系中的其中一步,只有形成差异化的“产品+营销+服务”组合拳,并且不断改善盈利能力提升规模化效益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02
要“原创”还是要“模仿”?
“XX车这不是和XX车一样吗?”这样类似的发言似乎愈来愈频繁地出现在关于新车的讨论中。
纵观现在的汽车设计,似乎不论产品定位和级别都在陷入“同质化”的怪圈,乏善可陈的贯穿式的尾灯、饱受吐槽的隐藏式门把手以及越来越大“冰箱彩电大沙发”几乎成为“标准化”的造车模板。
不得不承认,在过去尤其是在燃油车时代,通过“模仿”确实可以在短时间内赢得关注,能够减少产品设计和研发的周期和成本,尤其是模仿“爆款”大概率也可以“复制”成功的经验。但在现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走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的行列,在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面向全球化竞争的时代背景下,车企不仅越来越难找到“模仿”的对象,甚至还会因“山寨”而原地踏步。
在内卷硝烟中,车企究竟是要“短平快”的模仿产品还是要啃下技术硬骨头的原创产品?
此次车展上,也有车企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本届车展吉利以“原创 自信”为主题,带来了自研的GEA全球智能新能源架构、银河11合1智能电驱、AI数字底盘、碳化硅混合驱动集成、天地一体化卫星科技等数十项造车科技。
不过此次车展上,也有一些新的变化。比如日本人拿着皮尺,跪在地上测量红旗汽车、几个韩国车企的代表在北京车展上踮起脚尖,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地盯着咱们的新能源汽车……
这一次的北京车展或许是个风向标。当大家看到络绎不绝的外国人跑过来,聚精会神地注视着中国汽车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挺起胸膛有底气地说这是中国人的原创。
03
吃完烤鸭的外国人会不会转身筑起篱笆墙?
不完全统计,本届北京车展媒体日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为外籍人士。
就连北京网友们都不禁感慨:“第一次在车展上见到这么多外国人!”
不少带着质疑而来的外国企业高管、友商、媒体朋友,也在展会上表达出对于中国汽车技术的认可和赞赏,但这份“看好”背后则是外国厂商的焦虑。
中国人看到的是人山人海,但也许在这些蓝眼睛的外籍人士眼中,我们呈现出来的景象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高举着旗帜冲上世界汽车高地,随时可能猛虎下山冲向自己。
他们紧张么?不紧张是假的。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穆勒在北京发表了欢迎中国汽车到德国的演讲。转身回到国内就联络德国汽车企业,大喊“狼来了”。
事实已然如此。我们不能左右老牌汽车强国对中国汽车的看法,但我们可以清晰的认知到,中国汽车走向世界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好在,我们对此有清晰认知。
04
“媒体大人们”:该醒了
这是文章最后一部分,也是一个极其扎心的标题。
作为一个汽车媒体记者,毫无疑问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是沉重的。但我们还是将这个部分放到文章的最后,以示自省。
非常惭愧,本届北京车展是寰球汽车记者这么多年北京车展以来,首次以直播形式,当作普通消费者买票进入公众日现场。
五一假期休息的媒体记者同行们可能不曾想到:在公众日买票进入做直播、拍短视频的大有人在,他们可能没有汽车媒体记者专业的长枪短炮。最智能化的设备无非是手机,但他们却能轻松说出专业汽车媒体说不出的、观众爱听的评价。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汽车也是。
流量平台时代,分发依赖算法。这意味着无论圈内圈外,每一个人关于汽车产品的声音都可以被算法识别。
先抛开被一些专业媒体记者嗤之以鼻的流量不谈。汽车媒体有门槛吗?有,你需要了解各种企业品牌车型的知识。但你说汽车媒体有门槛吗?只要是他说出了他真实的感受,他就传递了对于产品的态度,一个显性的传播闭环就完成了。“因为他从客观上影响了喜欢听他讲话的那群人”。
当车展现场,那些媒体老爷们眼中不入流的草根们已经完全可以独立输出车型个人见解。车展上那些对于车型一知半解、配置介绍一笔带过草草了之、使用手机随便拍摄并且进行拼凑性剪辑的汽车媒体们,90%以上已经没有了存在价值。
也许未来有一天,唯唯诺诺的媒介小姑娘也会在一些沉醉于把车拍清楚,尽量不把参数说错,甚至于在媒体群里跪求通稿,逛展乐于签到领红包礼品还要发个朋友圈说自己走了一万多步表示很累的媒体转身离去后,附上一个白眼再道上一句:
“大人,时代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