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如何干”到“干什么”,安聪慧带高管详解“新集团”未来图景
2月14日,极氪科技集团宣告成立。巧合的是,这也是吉利控股集团发布《台州宣言》后的第90天。
2025-02-15 | 出处: 汽车预言家 | 责编: 谷博文
2月14日,极氪科技集团宣告成立。巧合的是,这也是吉利控股集团发布《台州宣言》后的第90天。
与三个月前战略整合引发的行业震动不同,此次新集团的正式落地,标志着极氪与领克从“物理合并”迈向“化学融合”的关键转折。外界关注的焦点已不再是“是否合并”,而是这个覆盖15万至80万元价格带、年销规模超5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集团,将如何统筹双品牌战略,在智能电动时代重构中国汽车的价值坐标系。
新公司成立的当天,安聪慧与集团高层在线上分享了未来的发展蓝图。参与的高层团队包括:安聪慧,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科技集团CEO;刘向阳,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领克品牌CEO;林杰,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兼用户委员会主任;林金文,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袁璟,极氪科技集团CFO;以及关海涛,极氪科技集团CBO。
这支兼具产业深度与跨界视野的团队,在对话中释放出清晰的战略信号——整合不是终点,而是体系化作战的起点。
1
持续放大“双品牌”协同效应
在大家都关心的两个品牌的协同问题上,安聪慧明确表示:极氪和领克会一直保持独立发展,且其协同效应将推动整个集团在全球市场中更好地拓展。两大品牌通过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和技术深耕,能够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中占据优势,提升集团的市场竞争力。
首先,极氪和领克的品牌定位精准且互补。极氪专注于高端电动化市场,推出的大型电动汽车和高性能电动车型,以其前瞻性的技术和创新吸引了高端消费者。而领克则定位于中型车市场,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技术,满足对燃油经济性和动力平衡有高要求的消费者。通过这种差异化的市场定位,两者避免了直接的竞争,有效拓展了集团的市场份额。
正如安聪慧所言:“极氪和领克在品牌定位上的差异化,使得它们可以在同一个集团内部进行市场拓展而不产生冲突,从而形成了协同效应。”
在技术研发方面,极氪和领克也展现了鲜明的差异化策略。极氪专注于“超级电混”技术,通过提升电动化产品的续航能力和性能,以满足高端市场对电动化技术的苛刻要求。领克则通过其“EM-P”混动技术,在中型车市场上追求燃油经济性与动力输出的最佳平衡,力求在混合动力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刘向阳指出:“极氪和领克在各自领域深耕细作,在技术上不会相互重复,反而通过不同的技术路线各自提升市场竞争力。”这种差异化的技术方向不仅确保了品牌的独立性,也使得两大品牌在技术上能够形成互补,进一步加强了集团的整体技术实力。
安聪慧也进一步阐释了“双品牌战略”的协同价值:“极氪和领克不仅是独立发展的品牌,它们之间的协同效应能够帮助极氪科技集团实现更广泛的市场覆盖。”通过跨品牌的技术合作,极氪的电动化技术将在领克的混合动力平台基础上得到提升,同时,领克的混动技术也将在极氪的高端电动化平台上得以运用。二者的技术协同不仅降低了研发成本,还加快了新技术的应用步伐,为消费者带来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在此次的沟通会上,极氪科技集团高层明确表示,两个品牌将在渠道上发挥重要协同作用。具体来看,极氪依托独立的品牌专营店和线上平台,致力于打造符合高端消费者需求的精细化服务。而领克则通过广泛的经销商网络,进一步渗透中型车市场。
刘向阳强调:“在终端渠道的布局上,极氪和领克各自发挥优势,避免重复投入并优化资源配置。”两者通过这种渠道差异化的方式,不仅提升了销售效率,也加强了品牌的市场渗透力。
极氪与领克在“双品牌战略”的框架下,通过市场定位、技术研发和渠道分配的差异化与协同,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随着两大品牌的不断深耕与技术创新,极氪科技集团将在全球汽车市场中持续占据重要地位,推动集团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如安聪慧所言:“通过品牌的协同效应和资源整合,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不断提升集团的整体竞争力。”
2
技术为核心:自主研发与智能化突破
在当前汽车产业的转型浪潮中,技术创新成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尤其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赛道上,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市场定位越来越依赖于技术的深度布局与突破。极氪科技集团作为行业中的创新者,其最大特点便是在这两大领域的深耕和突破。
与许多传统汽车品牌不同,极氪并未选择单纯依赖外部供应商的技术,而是从一开始便坚持自主研发,尤其在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上,极氪已经实现了全栈自研。其背后的战略意图,不仅体现了极氪对技术垂直整合的深刻认知,也折射出其对自主创新的坚定信念。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从硬件到软件的全栈技术架构,未来所有的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系统都将由我们自己掌控。”安聪慧在接受采访时,详细阐述了这一战略布局的深远意义。通过这种全链条的自主研发,极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竞争力已经逐步显现,并在全球市场上形成了鲜明的技术壁垒。极氪的“浩瀚智驾”系统,是这一战略的核心体现。该系统涵盖了自动驾驶的硬件与软件两大核心模块,极氪通过全面自研的方式,不仅优化了自动驾驶技术的算法,更通过不断积累和反馈数据,提升了智能驾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作为行业领先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浩瀚智驾系统已在极氪旗下多款车型中得到应用,并实现了全栈自主化,从而为未来L3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安聪慧表示,在本届上海车展期间,极氪也将有重磅的智能驾驶技术展出。
除了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深耕,极氪在智能座舱技术上的突破同样值得关注。随着消费者对车内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智能座舱已成为新一代汽车的重要卖点。极氪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座舱系统,打破了传统座舱技术的局限,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不仅实现了车主与车辆之间更加自然的互动,还通过多维度的个性化定制,提升了用户的驾驶体验。
安聪慧在采访中提到:“智能座舱是极氪未来产品创新的重点之一,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这一领域的技术创新,力求为消费者带来更具沉浸感的驾驶体验。”
与此同时,极氪的“浩瀚架构”也开始在其纯电动及混合动力车型中全面应用。这一平台架构的优势在于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满足不同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产品。在这个架构下,极氪不仅实现了动力系统、电池管理和智能驾驶系统的无缝对接,还能够在不同车型之间快速进行技术迭代和升级。因此,浩瀚架构被认为是极氪品牌未来技术发展的核心支柱,承载着极氪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持续发力的使命。
安聪慧指出:“浩瀚架构是极氪未来的技术支柱,它不仅仅是一个产品平台,更是我们应对未来市场变化,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的重要工具。”
3
本地化生产与渠道建设助力国际化战略
随着极氪科技集团全球化布局的推进,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其国际化战略逐渐成为业界的关注焦点。在欧洲、北美和东南亚等关键市场,极氪不仅凭借本地化生产与销售体系加速渗透,还通过强有力的渠道策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安聪慧在采访中明确表示:“我们不仅依赖整车出口拓展市场,还通过本地化生产、渠道建设来更好地满足各地消费者的需求。”
在欧洲,极氪借助沃尔沃现有的销售网络,加速了本土化进程。通过整合沃尔沃在欧洲的渠道优势,极氪得以迅速占领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其在这一发达市场的品牌影响力。与此同时,安聪慧也提到:“通过本地化生产与销售体系的搭建,我们可以更有效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并降低生产成本。”这一策略在提升极氪品牌知名度的同时,也为其在激烈竞争中提供了独特的市场优势。
在北美市场,极氪的渠道建设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刘向阳,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兼领克品牌CEO在采访中指出:“我们不仅注重产品的本地化研发,还通过本地化渠道建设来提升用户体验。”北美市场的成熟度高,消费者对汽车品质要求较高,因此,极氪不仅要在技术上确保领先,还需要在渠道上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建立本土化的销售网络,极氪能够直接与消费者建立联系,提升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和销售转化率。
此外,极氪在亚洲市场,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的布局也在不断推进。极氪通过加强与当地合作伙伴的协作,建立更多的研发和销售中心,推动产品的快速渗透。
在这一过程中,渠道建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林杰,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兼用户委员会主任在采访中表示:“我们不仅要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还要通过更加多元化的渠道建设,确保产品能覆盖到更广泛的消费群体。”在东南亚及中国以外的地区,极氪通过灵活的渠道战略,不仅能提升市场响应速度,还能有效降低渠道运营成本,进一步加强与消费者的紧密联系。
通过整合全球销售网络和本地化渠道,极氪不仅加速了在国际市场的布局,也使得其产品能够更加快速地满足各地消费者的需求。这一策略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为极氪提供独特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为其全球化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安聪慧在采访中提到:“未来,极氪将继续加强在全球范围内的渠道布局,确保每个市场都能获得适应性强的销售和服务体系。”随着渠道的不断拓展,极氪在全球市场的渗透力也将进一步增强,为其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
4
财务与盈利:以规模化提升市场竞争力
随着规模不断壮大,通过整合研发、采购和生产环节,极氪不仅提升了整体的成本效益,还加速了新技术的研发周期。
袁璟,极氪科技集团的首席财务官(CFO),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我们预计将大幅提升毛利水平,预计到2025年销量将达到70万辆,集团整体毛利水平将显著提升。”这一预期不仅是对未来增长的明确展望,也展示了极氪在持续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生产效率以及优化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信心。
袁璟进一步补充道:“随着销量规模的不断扩大,极氪将能够通过规模化效应显著降低单车成本,并提高整体利润率。”这一远期销量预测清晰地表明,极氪正在为全球市场的竞争布局做好充分准备,并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全球化的生产体系,为未来的销量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谈及财务战略时,安聪慧指出:“我们将通过规模化效应,推动盈利模式的多元化发展,尤其是在全球市场的拓展过程中,我们将依托全球化的生产与销售网络,提升整体利润率。”通过优化协同,极氪与领克战略整合后,其研发投入将降低10-20%、BOM成本将降低5-8%、产能利用率提升3%-5%、营销服管理费用降低10-20%。
刘向阳进一步补充道:“极氪不仅在高端市场上推进电动化和智能化的产品创新,同时我们也在追求规模化效益的最大化,确保每一辆车都能为公司带来可观的利润。”刘向阳强调了通过提升生产规模和技术优势,极氪可以有效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并在价格上具备较大的灵活性。这一策略能够为集团带来较高的市场渗透率和更加稳健的财务增长。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极氪科技集团的成立标志着吉利控股集团在全球汽车行业战略转型的关键一步。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品牌协同,极氪正在从一个单一的电动化品牌,逐渐发展成一个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多元化汽车集团。
极氪管理层则表示,极氪将继续聚焦“技术驱动、全球视野”的战略方向,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保持技术领先,同时推动品牌的全球化布局,力求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随着“双品牌战略”逐步深入,极氪与领克在品牌定位和产品研发上的协同将不断增强,为集团带来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极氪不仅将专注于在电动化领域的技术突破,还将在全球市场尤其是欧美和亚洲市场深耕细作。通过更加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本地化的渠道策略,极氪有望实现更广泛的市场覆盖,推动其在全球汽车行业的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