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浪潮下,传统车企重新夺回自己的“话筒”?
2025年悄然过半,各家车企纷纷晒出了自己的“期中成绩单”。
2025-07-03 | 出处: 汽车预言家 | 责编: 谷博文
2025年悄然过半,各家车企纷纷晒出了自己的“期中成绩单”。
不同于此前新势力选手“刷屏”的“喜报”更易引发话题讨论,此次上半年销量成绩呈现出的显著变化是,吉利、长安等传统自主品牌和老牌合资车企以一场大规模的销量“爆发”引发了行业的热议。
过去,相较于那些更擅长流量打法的新势力,传统车企在舆论场上的传播声量似乎始终“慢半拍”。这种差异既源于企业基因的天然区分,也映射出汽车产业转型期下的深层次博弈。
而在当下声势浩大的“反内卷”浪潮中,伴随市场逐步趋于理性以及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汽车行业正从“流量驱动”的互联网思维回归到“价值导向”的制造业本质,传统车企也开始重新掌握属于自己的话语权。
1
自主品牌阵营再创销量新高
具体来看,在2025年上半年,自主品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期,不仅在销量数据上不断再创新高,更在技术创新、品牌向上和全球化布局上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能,正在重塑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
根据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公布6月销量数据显示,其乘用车销量236036辆,同比增长42%,已连续10个月销量突破20万辆,今年1-6月,集团累计销量达1409180辆,同比增长47%。基于上半年强劲销售表现,吉利汽车决定将原定全年销量目标上调约11%,由271万辆增至300万辆,根据最新销量目标,吉利汽车年度销量目标达成率已达47%。
横向对比来看,在今年上半年,仅有屈指可数的几家车企完成了50%的年销量目标,而吉利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主动给自己“上强度”的车企,足以证明吉利对自身发展势能的高度自信,以及其在产品布局、技术创新与市场战略层面的强大底气。这份底气不仅源于销量数字的增长,更来自企业在新能源转型、全球化布局和体系化能力上的全面突破
长安汽车公布销量数据显示,1-6月全球累计销量达135.5万辆,同比增长6.8%,创2018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44.8万辆,同比增长52.3%,占总销量33.1%;海外销量突破30万辆,同比增长49%。新能源领域,深蓝品牌上半年交付超12万辆,旗舰车型深蓝S09上市24小时订单破8000台;高端品牌阿维塔累计销量超15万辆,平均售价达27万元。燃油车基盘保持韧性,CS75系列销量超10万辆,逸动系列同比增14.4%。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上半年,长安完成了“新央企”身份的转变。此次的销量成绩足以证明其在体制变革与市场竞争的双重考验下,正以“新姿态”激活发展潜能,将央企资源整合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竞争力。这种转变并非简单的身份标签更迭,而是从战略布局、技术研发到全球化运营的系统性升级,为传统车企在新时代的转型提供了“长安样本”。
据奇瑞集团公布数据显示,6月份销售汽车233,607辆,同比增长16.6%。其中,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汽车219,044辆,同比增长15.9%。集团销售新能源汽车71,582辆,同比增长59.6%;出口汽车106,330辆,同比增长9.6%。
此外,1-6月份,奇瑞集团实现“销量、出口、新能源、技术”四大历史性突破,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集团半年销售汽车1,260,124辆,同比增长14.5%;且以历史最快速度,5个月实现销量过百万,彰显“奇瑞加速度”。截至6月底,奇瑞集团累计全球用户超过1698万。这份答卷的背后,是“技术奇瑞”理念的市场转化,也是自主品牌从“规模扩张”迈向“价值突破”的缩影。
长城汽车方面,在今年上半年,其累计产销量分别为57.12万辆和56.98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84%和1.81%。其中,新能源车累计销售16.04万辆。今年6月产销量分别为10.86万辆和11.07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0.86%和12.86%。其中,新能源车销量为3.64万辆。
在2025年这个自主品牌集体向上的时间节点上,长城汽车交出了一份“技术务实主义”的稳健答卷。在行业从流量营销回归价值本质的过程中,长城用技术积累与场景落地的实际表现证明,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转型,从来不是对过去的全盘否定,而是对“长期主义”的持续坚守。
上汽集团1-6月整车批售205.3万辆,同比增长12.4%,新能源车销量64.6万辆,同比激增40.2%。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上汽单月销量实现同比“六连涨”,终端零售交付达到220.7万辆,形成产销两端协同回升的积极势态,反映出多品牌协同与技术战略深化带来的系统性成效。
一汽集团上半年整车销量突破157.1万辆,其中,自主品牌销量突破44.98万辆,同比增长8.5%;自主新能源销量突破14.5万辆,同比增长95.5。其中,红旗品牌表现尤为亮眼,1-6月销量22.5万辆,同比增长11.8%,新能源车型增速达19.2%,足以彰显其已经在新能源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
2
合资车企找到了“集体突围路径”
今年以来,合资品牌也开始主动求变,打响了反击战。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广汽丰田、东风日产等主流合资品牌展开了多轮攻势,推出了如铂智3X、bZ5等多款本土化定制智电产品,通过深度适配中国用户需求的智能配置与电动技术,试图在新能源赛道重塑竞争优势。这一战略也助力合资品牌迎来了强势发力期。
一汽-大众发布2025年6月销量数据,整体销售160,110辆(含进口车),同比增长15.1%。其中,大众品牌表现尤为亮眼:6月单月销售87,048辆,同比劲增12.5%,燃油车市场份额8.4%,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1-6月累计销量436,133辆,同比增长3.5%,燃油车市场份额7.6%,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以逆势增长持续领跑合资阵营,并成为燃油车市场回暖的关键推力。
一汽丰田公布上半年销售成绩显示,其1-6月销售新车377821台,同比增长16%;其中,电动化车型销量185157台,占比49%;TNGA-K平台以上高端车型销量226556台,占比60%,这是继连续两年成为正增长主流合资车企之后,一汽丰田再次创造的半年增长新纪录,品牌向上向新的姿态,验证其当之无愧的成为“合资新力量”。
此外,北京现代也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在今年1-6月份累计实现销售100016辆,其中6月销量尤为突出,累计销售21713辆,环比增长66%,呈现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
在业内人士看来,合资品牌已然找到了全新的“战略打法”,即通过整合全球研发资源与本土化智电技术,精准适配中国用户需求,并进一步以中国市场作为技术验证平台反哺全球市场,这种全新策略正成为其逆势突围的关键。
3
“新势力”正在逐渐远离“新手光环”
几年前,新势力凭借着先发优势在智电领域构建起明显的技术代差。而如今,随着行业三电系统、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等核心技术趋同,“新势力”似乎也不再有着“新手村”的光环笼罩,传统车企的技术追赶与供应链规模效应正逐步消解其早期优势。
具体来看,在当前的主流新势力阵营中,只有少数能够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状态,其中,零跑汽车6月全系交付新车48006辆,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超138%,环比增长6.55%;上半年累计交付达22.17万辆。不仅刷新了自身销量纪录,更在新势力集体承压的市场环境中逆势突围,用全域自研的技术硬实力与高性价比的产品策略,证明了新势力阵营中仍存在以 “务实创新” 打破增长瓶颈、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
此外,蔚来公司在今年1-6月累计销量为114150辆,同比增长30.6%。6月,蔚来公司交付新车24,925台,同比增长17.5%。其中,蔚来品牌交付新车14,593台;乐道品牌交付新车6,400台。这也展现出其在市场表现上渐入佳境,产品矩阵逐步成型、品牌梯队开始协同发力的良性循环初见雏形。
但目前来看,在新势力阵营中,只有小鹏实现半数年销量目标,理想、小米等企业均不同程度出现销量环比下滑。
在业内人士看来,行业淘汰赛已然加剧,新势力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技术趋同、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中,构建不可复制的核心壁垒。当传统车企凭借规模效应、供应链韧性与技术追赶步步紧逼,新势力若想突出重围,必须要摒弃“硬件堆砌”与“流量营销”的发展模式。
可以说,在传统车企“集体觉醒”的2025年,新势力唯有放下曾经身为“颠覆者”的“傲慢”,以更务实的“长期主义”思维应对行业变革,方有可能在新能源时代的下半场竞争中保有主动权。